影視常青樹劉德華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說,因為疫情,在拍完《人潮洶涌》后,有了時間陪伴女兒劉向蕙學習。
但是這難得的親子時間卻變成了父女間的摩擦,原因就是陪讀書寫作業時,劉德華會忍不住罵女兒:“有沒有搞錯,這都不懂!”
原來娛樂圈的“好好先生”也會有“惡爸爸”的時候,看來陪寫作業真的是親子關系當中的“大殺器”。
對于陪伴孩子寫業的痛苦,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所感受。
聽到過某某家長,因為陪孩子寫作業,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
某某家長,因為陪寫作業,捶桌子捶到骨折。
某某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要把自己的手捆上,怕自己忍不住揍人。
還出了一個詞兒叫做“恐輔癥”!
據調查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而其中的75.79%曾經因陪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看來陪寫作業真的是一個大難題呀,名人明星和普通人都難以逃脫。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要分年齡段
記得大寶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曾經跟她的數學老師,也是全校年齡最大教學成績拔尖兒的一位老教師聊過“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
這位老師說,孩子一到三年級一定要陪著她寫作業,建立良好的寫作業的習慣,這時偷不得懶,畢竟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弱,需要家長的幫助。
到四年級以后,一些三年級之前培養得好的孩子就可以逐步放手了。到五年級的時候,就不能由家長陪著寫作業了,得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
也就是說,前面的陪著寫是為了以后不陪著寫!
2014 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和杜克大學兩位社會學教授Keith Robinson 和 Angel L.Harris 追蹤了近30年美國父母的 63 種參與孩子學業的活動,從幫孩子做作業,到討論大學計劃等,結果發現:不管父母是什么種族、處于哪個社會階層以及教育水平如何,都對孩子的學業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甚至孩子上中學以后,父母的幫助還會讓成績下滑。
這個調查結果也佐證了大寶老師的說法,孩子低年級時家長應該陪著寫作業,而到了一定年紀之后,就不能夠繼續陪著寫作業了,這對他的學業成績會起反作用。
為什么家長陪寫作業的效果差?
不少家長抱怨,自己真心真意地陪著孩子寫作業,可效果卻很差。這往往是由于三個原因。
1、陪伴方法錯誤
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特別喜歡坐在一邊,緊緊地盯著孩子。一出現錯誤,就馬上指出來。
但這種方法會讓孩子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反而不能夠專注地學習。
同時,過早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會讓孩子缺少思考的時間和自己發現錯誤的能力。
2、家長的壞情緒干擾
不少家長因為陪寫作業缺乏耐心,一旦孩子不能夠迅速進入正確的思路,就會生氣地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這會讓孩子處于家長壞情緒的籠罩之中,對寫作業產生一種恐懼的心理。嚴重時,還會產生厭學情緒。
3、不了解孩子發展的規律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怎么那么笨,一個簡單的加法減法乘法就能夠搞糊涂,那是因為家長的思維早已經成熟了,但孩子的思維卻還沒有真正到達一個抽象思維的階段。
在家長看來極其簡單的題,但在孩子那里就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比如我自己一年級的時候,怎么都搞不明白1+1為啥要等于2,當時老師還派了我們的班長到我家教了我2個小時,但我還是不明白,最后也只能是強行記憶下來。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
家長用自己已經理解了的東西去教孩子,孩子卻往往不能夠很好得理解。
如何正確陪伴孩子寫作業
1、做好準備
在孩子寫作業之前,首先要讓孩子上好廁所,喝好水。然后,把書桌清理干凈,不要放一些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在桌面上,準備好文具和所要寫的作業和對應書籍即可。
2、先復習
把當天所學先復習一遍,在開始寫作業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加深當日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作業更順利地完成。
在復習的過程當中,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這一類的工具。
3、為寫作業限定時間
可以和孩子一起判斷一下這份作業的難易程度和數量,為完成這份作業設定一個目標時間,比如說30分鐘。
適度的緊迫感會讓孩子更容易把專注力集中在寫作業上。
4、家長不打擾
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去打斷、干擾孩子,可以坐到稍遠一點的距離,看看自己的書,中間關注一下孩子是否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寫作業上即可。
在孩子確實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也就是孩子經過了反復思考,沒有答案時,家長可以進行一些點撥。
5、復盤
作業完成之后,可以看一下完成的時間是不是跟預計的比較符合,積累下一次設定時間的經驗,同時,對作業當中出現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幫助孩子查漏補缺。
6、預習
讓孩子對第2天的課程進行預習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啟發和幫助,請點贊、評論和轉發。當然,如果您能夠點擊關注,這對我將是最大的鼓勵。
我是心理咨詢師豆媽,用前沿、專業、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帶著爸爸媽媽們高效、科學、快樂地逗娃!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