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行動派 #
對于懶癌,拖延癥,我想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點吧。
比如每天給自己定了目標看書、學習、聊天等等,有時完成了,有時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拖延了。
上學的時候會有老師逼著學習,可畢業了再也沒有人管你了,過的好壞都是自己的事情,而自律是對一個人成長最好的保護。
平時生活中,要忙的事情太多,比如工作、家務、私事,大多都是忙完了生活中的瑣事后,才把精力放在喜歡上的事來。有的人會說哎呀我很忙,我天天都很忙,到最后卻不知道在忙什么。
最近一直在看《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這本書,還沒看完,感觸頗深,書中作者在懷孕的時候不但要照顧家庭孩子工作,還考上了哈佛大學研究生,很多讀者問到底怎么才能一下子做這么多事呢。主人公說正是覺得沒時間才萌生了更多想要去做的念頭,或許會亂成一團,工作生活難平衡。但就因為亂成一團才能雙管齊下,正因為難舍難分才能兩全其美。分不清做什么那就什么都開始做,從現在這一刻就開始做,先做再說,直接動手!
看到這里我在想,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說的多做的少,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為什么不直接走呢? 要等到時間充足嗎?等到有足夠的金錢嗎?等到有合適的小伙伴嗎?等到合適的季節嗎? 等到最后是不是就沒有想去的念頭了呢。
如果想,那就開始做吧。
不等了,把想做的事先跨出一小步吧,五分鐘也好,十分鐘也好,先往小地方跨出一步。想學英語,就先報名考試,寫一頁題庫,背一個單詞,先動手就對了。
小王子 2017.1.3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