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中你可以有前世今生,可以經歷柏拉圖、孔子的生活,經歷未來,經歷不止一世,而有百世、千世、萬世,書的力量就在這里,它的耐性與韌性,我覺得是人和讀書最美好的關系。 ——詹宏志
在全人類每年出版的無數書籍中,總有那么一小部分承載著人類最高智慧和最深刻思考的精華,它們往往隨時間的流逝而歷久彌新,逐漸成為人類智力的榮譽勛章。即便時代潮流的沉浮讓它們時而受人追捧、時而備受冷落,甚至在很長時間內被人們斥為異端學說,但其所蘊涵的博大精深的知識、所包容的震撼人心的智力力量,總是不可避免地吸引著每一個公正、冷靜而又熱愛智慧的讀者。
閱讀的習慣和方法
一、檢視閱讀,也稱之為走馬觀花
一本書價值到底怎么樣,其實不必全部看完再做定論。
- 看書名,現在的書大多為了吸引讀者,名字和實際內容不符的多如牛毛。對書的主題和是否能引起自己的興趣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是,通過書名,想想自己會列出怎的大綱,會按照什么順序寫下去。
- 看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思維受限于認知,因此寫作難免主觀。
- 看目錄,了解書的大致架構。對于序言部分,選擇性地看,因為或多或少都有炒作嫌疑。
- 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分析閱讀。這么做,可以驗證這本書是否有必要一讀(最好帶著問題閱讀相關書籍,尋找淵源、建立自己的理解脈絡,也就是主動閱讀),如若沒有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直接看最后三頁,留意主題的基本脈動。
二、分析閱讀,也稱之為咀嚼和消化
一旦確定這本書有閱讀的必要,就得靜下心來,連續不間斷的閱讀下去,輔之以筆記和心得體會。
- 知道這本書到底在講什么
- 確定書的種類與主題
- 讀完全書,能用一段話來概括,寫在書的最前面的空白頁
- 寫出作者的主要觀點,列成大綱,寫在書的最后一頁
- 作者在書中解決了什么問題
- 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分析
- 抓住書中的關鍵字詞和句子,找到主旨(文言)并與作者在某些點上達成共識,知道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本書。真正的閱讀,是要和作者討價還價,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東西。
- 找出支持作者觀點的論述,對大綱進行重新架構
- 找到作者沒有解決的問題(主題閱讀的前奏),還有作者知道卻無能為力的問題
- 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審視本書
- 找到好的地方,行文風格或者遣詞造句
- 批評不好的地方, 引以為戒
三、主題閱讀,也稱之為百花齊放(適用于搞科研,或者自己想就某一觀點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 就所要了解的主題閱讀相關書籍的相關章節
- 就某一共通性用于進行統一
- 按順序列出一連串問題
- 界定主要和次要議題
- 分析討論
閱讀與人生
1.興趣不加上一個目的,是不會有收獲的。不徹底讀通并讀熟幾部大部頭的古典,僅靠泛觀博覽,在學問上是不會立下根基的。
2.閱讀門徑
- 第一,十年以來,決不讀第二流以下的書。非萬不得已,也不讀與自己的研究無關的書。
- 第二,讀中國的古典或研究中國古典中的某一問題時,我一定要把可以收集得到的后人的有關研究,尤其是今人的有關研究,先看一個清楚明白,再細細去讀原典。
- 第三,便是讀書中的摘抄工作。一部重要的書.常是一面讀,一面做記號。記號做完了便摘抄。
3.閱讀過程
- 讀書的初始階段和心情浮躁的情況下,人們選擇的是通俗性讀物和娛樂性讀物。這個階段的讀書人,讀書的動機往往是消遣時間和滿足一下好奇心。其目的是消遣解悶兒。
- 伴隨著知識的增長、閱讀水平的提高和心神的平靜,娛樂性的通俗讀物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閱讀欲望,于是他轉向文學書籍。文學書籍可以使人看到社會風情、人世滄桑、靈魂呼喚、心靈隱秘、人性原本。當然也有對惡的鞭笞、對真善美的謳歌。
- 在文學的熏陶下,讀書人上到一個更加高級的臺階,又有了新的渴望——他要對社會人生問一個為什么了,甚至要探索、尋找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答案。于是他開始讀哲學,讀歷史,讀美學。由沉迷于趣味消遣到關注人
關于閱讀——新的思考
真正的讀書樂趣,并不是因為讀書活動的神圣性,也不是來自拿學歷靠證書之類的功利性,那純碎是心智的“快感體驗”,你一旦得著它,就上了癮似的,每天要問:“還有嗎?”
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讀什么樣的書。
讀書可以防老: 讀,永遠比走能到更多的地方。
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
一個人若是一直在讀書,沒錢就對了。
在現代社會中,利用大塊時間去看書的話(經典除外),恰恰是一個低效的方式,最后你所用到作者在書中的觀點,很可能就是幾句話,要有區分速讀和慢讀的意識和技巧。
我們只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徹底的理解,從書中閱讀別人的思想,只是撿拾他人的牙慧或殘渣而已。
真實的人生在書之外,所以,最終的對照一定還是要到生活上來。 當你看到某個社會現象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得聯想起自己聽過看過讀過的某個知識點,將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深入思考其中背后的問題所在,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個私人董事會。
-
書和語言一樣,只是思想表達的媒介。它能提供我們更好的思考平臺,一個巨人的肩膀。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那些可以讓自己心智成長的書,值得我們反復品味。
參考文獻
1.[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2.《禪定:如何從容走出人生的困局》
3.《詹宏志談學習和閱讀》
4.毛姆《為樂趣而讀書》
5.《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6.林語堂《沒讀書習慣的人眼前受世界禁錮》
7.徐復觀《我的讀書生活》
8.叔本華《思考比讀書重要》
9.你讀了那么多書,為什么還這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