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木昆侖
作者微信公眾號ID:zimukunlun
作者聯系郵箱:153927000@qq.com
文 | 子木昆侖
最近幾天總是很焦慮,主要的問題有下面幾個:
1: 前段時間,我在頭條上注冊了一個頭條號,想花點時間寫點東西,但是寫作的對象一直沒有定下來,結果導致無從下筆碼字。
2: 因為寫作的對象一直沒有確定下來,所以沒有辦法確定具體的寫作內容,無法快速的建立寫作的結構和知識框架,比較焦慮。
3: 把具體的實踐和思考轉化成知識,需要花大量的實踐進行總結和優化,再把它轉化成文章語言,需要做大量的思考總結,在這點上,比我原先預計的時間花費,要做的工作量比計劃的要大得多,在這點問題上,比較心急和焦慮。
4: 怎樣才能做到對得起你所花費的時間,看我寫的文章,是不是真的對你有幫助,有價值,我反復的做了很多的主題選擇,一直在做減法,比較難受,相當于給自己不斷的否定和向自己進行大量的發問,在腦海中強迫自己進行最具價值的回答,非常的痛苦,也很焦慮。
5: 基于上面的幾個問題,我決定采用文章連載的方式和你進行分享,關于我本人對公司經營管理的一些思考和實踐背后的一些反思,真誠的希望,能給你的公司經營帶去一些幫助。
6: 本系列的連載文章,主要的內容為關于企業經營管理智慧相關的一些內容,如果你是公司的高管、創始人、總裁、總經理,或者你正準備創建一家公司,我希望能在你經營管理公司的過程中,給你帶去不一樣的思考和感悟。
(本篇文章關鍵詞:智慧)
01 關于“智慧”的因素,對公司決策者的心理影響
不知道是誰發明了“智慧”這個詞,我覺得非常的有意思,這個詞。說實話,過去我還認真的花了一些時間,認真的琢磨過這個詞語。得到的結論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搞明白的,后來就沒再琢磨了。
但是后來很多的時候,我又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發現,我曾經花時間琢磨過“智慧”這個詞語,對我能不能正確的進行思考,和對事情做出比較理性的判斷,其實幫助是很大的。
我們都知道,其實做企業,或者創業,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做正確的決策,這個是重點。但是往往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做出正確的決策,或者接近這樣一個狀態。因為,會影響結果的因素有很多。
每當這個時候“智慧”就非常的重要了,它會讓你不那么焦慮,讓你的心能夠慢慢的靜下來,再靜下來。其實當你能夠達到這樣一個狀態的時候,往往是你自己的能力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的一個信號。
因為,作為一個決策者,在很多重要的時間節點,能夠讓自己靜下來,盡可能的剝離感性的部分,多一分理性其實是非常的關鍵的。它會讓你突然之間想通很多的問題,或者解決某些重要投資決策、融資決策、招募人才、甚至尋找你的合作伙伴。
一個擁有智慧的決策者首先一定是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原點和本質的人,特別是在公司需要你做出重大的決策的時候,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你比如說,公司戰略選擇的問題,這個絕對是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思考的。而能否把公司的戰略制定正確,就需要你擁有足夠的智慧。
這需要考慮現實的條件,還要判斷未來的機會,以及競爭對手的決策。從而做到公司的持續經營,走得更遠。
02 在商業層面,對”智慧“的深度解讀
從字面上來理解,智慧是什么意思?從經營公司的角度來說,我個人的理解其實很簡單,“智”的層面代表的是你的學問,“慧”的層面代表的是你能否把公司的經營發展問題正確解決的能力。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你有沒有儲備好足夠的學問,并擁有足夠的把你的學問,轉化成解決公司經營過程中各種問題的能力。
所以,在“智”的層面你有沒有學問儲備,在“慧”的層面你有沒有經營能力,直接決定了你的公司的發展的好壞。
對于一個決策者來說,一旦他擁有足夠的“智慧”,這個人的狀態,在他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是冷靜的,自信的,不會慌亂的,情緒是自己能夠控制的,理性的,心里有數的,不會失眠的,有明確的方向的。
他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應該去爭取什么,應該放棄什么。心里非常明確自己的底線是什么,原則是什么。經過幾年的努力之后,公司在某個時間節點,應該發展到哪一個階段,應該擁有哪些資源,都是心中有數的。然后根據這些來調配現有的資源和修正公司的方向、目標,用結果倒推的方式進行思考、運營、布局。
一個擁有“智慧”的人,他的性情是溫和的,謙遜的,冷靜的,同時一定是有遠見的,愿意幫助別人的人,愿意用自己創造的價值,去解決別人實實在在的痛苦,而不是投機取巧的,短視的,自私的人。
一個有“智慧”的公司領導者,他每天都會問自己,我應該去為哪些客戶解決一個,或者幾個具體的問題。而不是只精通于算計自己的利益。他心里明白自己該去做哪些真正能夠為客戶、社會帶去實實在在價值的事情,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不會為公司和自己本人創造長期價值的事情上。這點非常的重要,因為它直接決定了,你公司運營的方式和姿態,你所選擇的經營路徑和賽道價值的呈現。你是一個商界的成功者,還是一個失敗者。
并且隨著時間跨度的拉長,這些可預見的結果將很快就會出現,并且不會以人的意志而發生根本的轉移,因為這是規律決定的,不是你的能力。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在市場的每一個行業都有一個普遍規律,就是贏家會拿走大部分的流量、利潤、市場份額、用戶心智、用戶規模、用戶數量、品牌影響力、銷售額,還有最重要的人才和市場資源。
以前我們常說二八定律,但是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這個比例大概在95%和5%之間,也就是說只有5%的公司最后能夠成為真正的頭部,或者說成功者,他們也拿走了市場的80%以上的利潤。剩下的95%很多慢慢就不存在了,它們一起瓜分市場另外的20%的利潤和規模,競爭是很悲壯的。在互聯網的角度來說,其實流量的獲取和分配,也是遵循相同的競爭規律,甚至更高。
關于這一點,我想做電商的公司,會非常的有體會。競爭的殘酷和流量的爭奪,真的是非常的激烈,從不斷提升的獲客成本和不斷加入擁有大量頭部資源的競爭者,就能很直觀的感受得到。
當增量的競爭轉變為存量的競爭的時候,實際上“活下來”已經成為了很多小公司的“夢想”。因為,熬過去,可能就會比別人多一分生存的機會。
所以,對于公司的決策者的你而言,你真的有沒有“智慧”去帶領一家公司,從千軍萬馬的競爭者中,殺出一條活路來,這得特別考驗你的“智慧”。對于完全做電商的公司,尤其是如此。
就像頭部大v網紅一樣,不能停播,只要一停播就掉粉,甚至掉得厲害,不是在這制造恐慌,這是事實。誰也不知道自己能紅多久,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還紅的時候,拼命的做,把自己的努力盡可能的發揮到極致。當然,你掙錢多的同時,付出也必須多,這是不會變的道理。
千萬不要相信什么也不用干,就能成為“成功者”的說法,沒有這回事。
03 一個擁有“智慧”的公司領導人,怎樣正確的理解“智慧”的價值
從商業經營的角度理解“智慧”的意思,我認為就一句話:“智”就是你的學問;“慧”就是用你的學問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當你把這兩樣都準備齊全的時候,你再去經營管理一家公司,你才有可能會比別人會走得更遠,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市場資源,從而實現公司經營的持續和穩健。
特別是對于白手起家的孩子來說,更是這樣。因為,真的除了全力以赴的努力以外,完全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千萬不要學會抱怨,抱怨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好運和憐憫。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決策者,當你的抱怨開始的時候,就是你失敗的開始。請記得提醒自己,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你應該用“智慧”去解決你的問題,而不是用抱怨。
從你決定出發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內心就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你應該學會用耐心和時間去解決你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公司經營的過程,就是決策者和員工一起相互配合、磨合、互相鼓勵,不斷向上攀登,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感覺到痛苦,那是肯定的。
用你的耐心和“智慧”把經營過程中的問題給解決了,慢慢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以后,你的公司和業績,就會隨之慢慢的好起來,沒有人能夠打破這一自然規律,這是常識。
“智慧”會讓你擁有成功者的心性,你的學識、胸懷、性格、眼光、遠見、自律、態度、行業、團隊,決定了你公司成就的天花板的高度,而不是別的理由,其它都是次要的外因,不是核心重點。
這也是小商人和大商人的最大的不同,小商人算計的是名利,大商人算的是價值貢獻的大小,和承擔的責任的大小,對于他們來說,定義成功的價值和意義與小商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時光的輪回,把時代推向互聯網的時候,信息變得透明和即刻獲取,小商人的生意將越來越難做,內心也最焦慮,他們害怕失去自己的所得和名利,內心充滿掙扎和抱怨,終將被時代和市場所淘汰。
而只有哪些真正一心一意先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公司,然后再慢慢尋求回報的公司,才能越走越遠。他們的產品和品牌才能被客戶認可和傳播,因為,這樣的公司的經營理念,首先是先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自己做出心甘情愿的消費選擇,而不是靠過去的銷售員的說服,簡單的打折降價。
我想,有一個事實,我們應該明確,那就是,如果光靠打折降價就能經營好一家公司的話,那問題就簡單了。但你我都知道,事實并不是這樣。對于客戶來說,一文不值的東西,再便宜也不一定會購買。這是人性背后的選擇機制的意愿決策,人們的心智所決定的恒定規律決定的結果。而不是你的經營手段和你的經營技巧,這是很深刻的道理,值得很多人深思。
這種打法,在過去的增量和稀缺市場,信息獲取和交換不夠方便和透明的時候,會非常的有效。因為,沒有更多的選擇,和沒有更多的信息作為參考標準。只能接受你的價格,很多時候,客戶只是被動接受的,并不是基于自愿的價值對比之后的滿心歡喜的對你的支持。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只要是打折降價的客戶,只要沒有活動,就很難有回頭率的問題。并且他們永遠希望你更便宜,你在打折降價的時候,實際上也把大量的低質量的客戶帶了進來。
特別是對于品牌商來說,打折降價是他們最不愿意天天做的事情。因為,負面影響巨大。并且消除負面影響的時間很長,導致了對品牌的價值心智的客戶定位,變得模糊和低質。
當你的增長和生存要靠,打折降價的時候,實際上,你的公司的經營已經進入了危險期。如果不能及時的調整過來,接下來的衰敗,將很快出現,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結果。你的競爭對手,也將長驅而入,你的經營也會陷入新的惡性循環。
而作為公司的決策者和創始人,能不能用你的“智慧”化解公司的危機,將直接決定你的成敗和你個人的價值。
你的學問來自于你的知識的寬度和廣度,你的能力來自于一次又一次的化解危機的解決問題的閱歷和管理能力的總和,公司越大,問題就越多,同時與之相匹配的“智慧”也要越全面。
這也是決策者的價值,作為公司的領導者、管理者,請你記住一定要用你的“智慧”去化解危機,而不是想著簡單的止損,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