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武夷山,它被稱為福建第一名山,典型的丹霞地貌,好山好水出好茶,人間仙境武夷山!我去過峨嵋山,它是著名的佛教名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有“峨嵋天下秀”之稱,據說佛光是它最壯美的奇觀!我去過張家界天門山,它的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瞬間心情的釋懷,它以玻璃棧橋和天門洞著稱!我還去過華山,據說它是由花崗巖組成,遠看貌似蓮花,古代花、華相通,因而被稱為華山,險是它的特點。我登過的名山雖不多,但大多都深有感觸,對黃山的心懷期盼,皆因徐霞客對黃山的贊嘆,黃山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他曾兩次游黃山,他贊嘆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 ? ? ?
今年暑假,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讓我邂逅了最美的黃山!唯這里讓我念念不忘,讓我流連忘返!按照本人行程,將安徽之行一一道來。
周五在網上找了評價較高的導游,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商討制定了六天五晚的安徽行,周六自己在網上定票,周日到達。在出行方式上,我查了高鐵和飛機,價位一樣,高鐵每天大約有7個車次,最快五個半小時,其余都是七個小時半,因為耗時最短的班次,我們根本趕不上,從時間上考慮,選擇了飛機。
第一天? 到達黃山—屯溪老街
早上8點到達新鄭機場,9點多起飛,在合肥機場稍作停留,12點20準時到達黃山機場,入駐火車站旁邊酒店,黃山有屯溪機場、黃山北站(高鐵站)、黃山站(火車站),在這住了四天,感覺這個車站幾乎沒有什么人,和滎陽火車站差不多。我們常說的黃山,其實是黃山市區,黃山風景區在黃山市下屬的湯口鎮,距離市區一個小時半。我們簡單在附近吃了午飯,第一次嘗到了傳說中的毛豆腐,吃到了筍尖炒肉,除了米飯沒有東北的米香之外,其余的均OK。下午休息過后,我們直奔屯溪老街,這個被稱為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剛出酒店門口,就被幾個三輪車夫圍上,問我們需不需要車,只要三元錢,當時我們一聽,覺得從錢上就能知道老街不會太遠,還是步行吧,能更好的體驗一下這個只有20萬人口的旅游城市。一路風景一路感慨,黃山市果然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舉個小例子,過馬路,在紅燈沒有變綠之前,行人必須站在人行線起點,多一步都不可以,每天早晚高峰,文明崗都有執勤者,六點的大街上,車不多,人也不多,街道干凈整潔,天藍藍,云白白,如同接機司機所說,空氣質量是聯合國標準的一百多倍。
大約20分鐘,我們到了屯溪老街,街道比較窄,地面由石板鋪就,街道兩邊的建筑繼承了徽派建筑的特點,高高的馬頭墻,鱗次櫛比,粉墻黛瓦,古樸典雅。在那里我們找到了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汪一挑餛飩,我們點了一份餛飩和葛根粉丸子,餛飩湯鮮美,里面放了花生米、油漬shan,(口音,小時侯,家里將肥肉放在鍋里煉出油,剩下的東西),葛根粉丸子香而不膩,好吃!順著石板路,我們來到了新安江邊,遠處眺望,看到了一個燈塔形狀的建筑物,暮色中,黎陽兩個字特別明顯,順著江邊走,有個石橋,橋上不少人,當時也沒在意,就打道回府了,第二天才知道,原來過了橋就是必打卡的黎陽in巷,比老街更繁華!不過,也不遺憾,早點回酒店休息為的是第二天更好的出行。
第二天? 新安江山水畫廊—雄村—徽州古城—黎陽in巷
新安江山水畫廊在黃山市歙縣深渡鎮,一個小時的車程(本次旅行,我沒有暈車吐,不是體力好了,而是車程都不遠)它全長百里,我們逆流而上,聽導游說,這里直達千島湖,最終匯入京杭大運河。它是徽文化與大自然風光、古村落結合,好像一幅流動的畫卷。在這里我們觀看了新安漁風千古情實景演出,它以古代九姓捕魚為背景,讓我們了解了當時捕魚的傳統方式,還原了當時淳樸的民風。? ?
雄村,是個寧靜的小村,在這里,導游是不可以用耳機大聲說話的,它因為清代父子丞相曹文填、曹振鏞而出名,雄村青山環抱,竹林掩映,傍新安江流淌,這里居住大都是姓曹的,歷代名臣輩出,確實“所在為雄”,另外,村中的竹山書院是才子們起步的地方,也是至今保存最好的徽州書院。
徽州古城離雄村大約20分鐘車程,雄偉而精美的建筑,歷經風雨的石板路,氣勢恢宏的牌樓,值得一去,因為天氣過于炎熱,我們在此停留了一個小時,只看了八角牌坊和衙門,觀看了歙硯制作過程,古城墻也沒有上就開始了返程。
“日游黃山,夜泊黎陽”晚上我們打的去了黎陽in巷,走進黎陽in巷,一座大牌坊首先映入眼簾,它的正上方寫著“黎陽”,字上面還有豎排著的“國泰”二字,我想這是“國泰民安”的寓意吧。旁邊墻上的介紹說“黎陽”古稱“犁陽”,始建于東漢建安13年。穿過牌坊,眼前便是黎陽in巷的主干道了。往前走,踏在那一塊塊由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仿佛時光倒流。街道中間有一條水道,水一直流到新安江里,所以又稱“黎陽水街”,水里面還有不少小魚呢!沿著青石板小路往前走,你會發現右手邊是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高高的馬頭墻聳立在夜幕下,讓人仿佛置身于明清時代。再看左手邊,是現代的商店,燈紅酒綠,光彩奪目。行走其間,仿佛穿梭在時光的隧道中……街邊無處不在的綠植得益于江南煙雨的滋養,清秀淡雅,隨手一拍都是美美的畫面。在這里再次看到了柚子樹,青青的大柚子,喜歡!
第三天? 婺源篁嶺—石門山大峽谷
有人曬對象,有人曬錢包,有人曬照片,有人曬太陽,還有人居然曬秋?怎么回事呀?呵呵,原來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的景點—篁嶺。它歸屬于婺源,婺源最著名的是三月初的萬畝梯田油菜花,九月底的金菊楓樹金紅繚繞。賞花不應景,賞秋正當時。篁嶺,位于婺源東北,距離黃山市也是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但是它卻是江西省的地盤,在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篁嶺出產篁竹,因曬秋聞名遐邇,極具地域特色,梯云村落,曬秋人家。它建在海拔500多米的山崗上,家家戶戶的曬臺上,放著大竹盤,里面有金黃的南瓜,紅艷欲滴的辣椒,香味撲鼻的花椒。。。。。。五顏六色的農作物與黛色屋頂重重又疊疊,好看得很!是畫家、攝影家競相追逐創作的素材。它有一條主干道—天街,這里徽鋪林立,古趣盎然,街道很長,干凈的石板路,蜿蜿蜒蜒,爬滿青藤的墻,長著青苔的瓦片,閑情雅致的居所,讓你不得不感嘆這里的厚重與滄桑,風情與浪漫并存。順著天街來到空心橋,身居高處,篁嶺美景盡收眼底。這里,時光靜靜流淌,不著痕跡,生活溫潤悠然,不急不躁。真好!隨后我們又去了石門山大峽谷,這是個剛開發不久的景點,三步一小景,五步一大景,水多,也不錯,不再一一贅述了!
第四、五天 黃山兩日游
黃山,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名為“黃山”。導游說它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系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岳風光,黃山經典景色大致可分為溫泉、玉屏、北海、白云、松谷、云谷六大景區。它距離黃山市也是一個半小時車程,位于湯口鎮,如果選擇步行,要三個小時左右,我們選擇在湯口換乘景區環保車至云谷寺,乘纜車上山,節省時間看更多的美景。下了纜車,經始信峰,觀賞豎情、臥龍、黑虎、連理、探海等奇松,一路美景一路汗,姜太公釣魚、童子拜觀音、十八羅漢朝南海、猴子觀海等精華景點一一盡收,經西海、北海景點,觀賞了獅子峰、散花塢、夢筆生花、筆架峰等景點,穿越了一環、二環,游覽了西海大峽谷,打卡了網紅小火車,最后來到光明頂,看日落,天公不作美,烏云密布,風雨即來之,體驗到了黃山雷陣雨—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應了那句話“美景只在瞬間,錯過了就可能是永遠”,雨后的黃山,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五海煙云及奇松、怪石,更加蔚為壯觀。
當晚,我們入住光明頂附近的白云賓館(天海)這里面竟然有智能馬桶,嚇我一跳,晚上我們定了四點半的表,早早休息,為的是看日出。凌晨,拿起賓館準備的棉質沖鋒衣,經過一系列小腿肚鉆心疼的爬臺階,1000步后,我們到達光明頂看日出,當時才不到5點,可是,最佳的位置已經是里三層外三層了,大家都好拼??!在耐心的等待里,天邊開始有了亮光,遠遠近近黑幽幽的群峰,開始有了輪廓。稍后,線狀的泛紅,漸漸地成條狀,就像一條紅色地毯在向外鋪展。靜靜等待的人群里,不知是誰,壓低了的聲音在驚呼:來了!來了!那深紅的小半點兒,已開始一點一點兒向上冒。沒有海上日出的跳躍,卻有徐徐上升的夢幻。從小半到一半,從大半到滾圓。從深紅到蛋黃,從蛋黃到金黃,最終放射出萬道金光,周圍的山、云、樹、人全被染成了金色,耳邊的手機、相機咔嚓聲也連接不斷。真是太美了!
回到賓館后,在房間洗漱,然后直接餐廳吃自助餐,稍后回房間補了一個小時的回籠覺,8點集合,今天的行程是從前山下山,雖然說是下山,但是整個行程還是很累的,經百步云梯、一線天、鰲魚洞、蓮花峰,遠眺天都峰(天都峰1830米,蓮花1864米,這兩個峰每年交替開放)至玉屏樓景區,觀賞玉屏睡佛、迎客松、送客松,至少也要2個半小時,期間是在不停地上上下下,體力消耗非常大,不理解那種帶著不會走路的孩子來玩的,不知道圖的什么,大人累,孩子更是受罪??!最后乘坐纜車下山,結束黃山兩日游。一點感悟:黃山人不宰客,溫和謙遜給人感覺特好。買過沒有用的東西,都可以退換,這點真好!再來點大感悟:人間仙境般的黃山如果你留點時間去攀爬,你一定會驚喜連連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秒殺了我之前去過的所有山!
第六天? 宏村—翡翠谷
宏村建于南宋年間,原名弘村,為避乾隆皇帝名諱,更名為宏村。它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被譽為“畫中的村莊”。是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還因為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電影而聞名。導游帶著我們一行人游覽,從正門進入,面前就是南湖,湖中有一石橋,直通對面的湖岸,橋中央是一半圓形的拱橋,保持水流的暢通,這是整個湖中最美的部分。在湖邊,滿滿的都是一圈又一圈的學生在寫生,在旁邊拍照,好友說,景再美,不如學生畫得美,景都躍然紙上了!湖對面是一片白墻黛瓦的屋舍,倒映在碧綠的水中,配以遠處的高山和藍天白云,儼然一幅絕美的水墨畫,難怪宏村會得名中國的“畫里鄉村”。我們從橋上走過,到了湖對岸左轉,沿著湖邊步行,進入一處私塾,里面還擺放著桌椅,體現了宏村人崇文重教的傳統。來到一個半月型湖,故謂“月沼”,亦稱“月塘”,是四周被房子環繞,白色的房子與紅色的燈籠倒映在水中,景色唯美,中國郵票曾以此為景。宏村居民以汪氏宗族為主,聚族而居,穿行在街巷中,到處是逼仄的小路和路旁的水圳,水圳定期會有專人清理,它們縱橫交錯,水來自于遠處的山上,注入南湖,順著水流就是出村的方向,逆著水流就是進村的方向,所以不必擔心迷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隨意的走走停停看看,一上午的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消磨殆盡,回首宏村,依舊游人如織,往來不絕?。?/p>
下午去了翡翠谷,又名情人谷,這是也是《臥虎藏龍》的拍攝地,水碧竹翠是它最大的特點,去的時候,湊巧是七夕節,景區為了應景,在許多橋上,纏了粉色和紫色的紗紗,說實在的,覺得好俗,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在此停留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去趕回程的高鐵了。
“你見青山多靈秀,青山見你亦如是”在美里醉了,在醉里臨別,在臨別中不舍,在不舍中回眸,眼里腦中全是疊加的安徽印象,在旅行中用朝圣的心去觀賞、帶著一雙發現的眼睛去尋找,才會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見面吧?這個夏天,我如約而至,你風景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