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全部觀點都是源自個人對影片內容的理解;其次,所有內容均為原創,手工碼字。如果覺得有用或與我想法一致。希望能夠說出你的想法或給一個贊,非常感謝;最后,如果有幸能被轉載,望能夠注明出處。
照理說我對這類型的片子是比較關注的。但不知是我太宅了,還是因為宣傳太不給力了。我居然在上映半年后才看這部片子。
看之前完全沒有對這部片子進行了解。聽我女朋友介紹才知道,導演就是一個少年班的學生,這讓我對這個片子有了很大的期望。為什么呢?
1、基于對高智商人的好奇。希望能夠以一個特殊的視角來看一下世界。
2、少年班這個詞在我們小時候基本就是牛逼的代名詞了,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天才門啊。
3、對少年班這個體制感興趣。
4、這個片子的導演絕對給這個片子加了分的。不是因為他有多出名。而是他最有發言權。因為他本人就是少年班成員。
這基本就是我觀影之前的所有想法。額,在觀影中途呢…
1、開始還是不錯的,和網友的感覺一樣。但是感覺看到孫紅雷有點跳戲。演技還是有,估計是看了太多他在真人秀里面的逗逼畫面了。
2、對于那些青春期的表現……這個就不再說了。基本就和網友感覺一樣,太過了。中途真的有點疑惑導演的思維和審美,個人感覺也沒有把女神拍漂亮啊。沒那種初戀的感覺,而像是風塵女子的節奏。
3、多了那么多的青春期的戲,對少年班高智商的表現真的就太少了。這個也就不再說了……畢竟還是堅持看完了的。
4、評價就不說了,不是目前線上的電影。影評網上已經一大堆了,好壞都有,感興趣可以自己搜下。
(看之前,該看下電影海報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懂青春期”其實導演的立意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說青春荷爾蒙那點事。這不能怪導演啊,完全是我自己先入為主了)
看完之后……意猶未盡的感覺太多了。所以,我又去了解了一些少年班的實情。給兩個鏈接吧,感興趣可以了解下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EqQltKR-wixCUG2iS-uwIqALEY4rwomb1EDIss7Dw6tfmcAfOlEJiIZnoWIWX8vhmQXqeLVp4VEkjZnREoUq
搜狐教育:http://learning.sohu.com/20151015/n423283747.shtml
天才如果能批量式生產,還能叫天才?
個人覺得少年班還是成功的,雖然說有些負面的消息,但就算正常教育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啊…只是由于少年班的標簽,把事情夸大了而已。大部分的人還是成為了各個行業的翹楚。
雖說是成功了,但是并不代表是有必要的。將視野放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正真推動人類發展的的確是那些少數的精英,但是那些精英之所以可以推動人類發展不光是因為智商高,很多的是因為自主的學習與創造能力,并不是別人刻意的去栽培。天才是可以無師自通的,你去刻意的引導他,那就是將其往平庸引導啊。
少年班的產生是上世紀70、80年代,那個時候國家正急需一些高素質人才,這樣的背景下,才推出了少年班的體制。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為了國家迅速發展的捷徑。但是往往是事與愿違的,在投入了大部分的財力物力之后。少年班的成長并沒有達到預期。在我看來少年班是一個勞命傷財的事,同時也是違背自然發展規律的行為。也可以叫做XX階級急于求成的舉措,短期也許確實是可以得到一些高智商人才,但是缺失的肯定更多的是未來的創造力和發展前景。
因材施教是對的,但集中學習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了,社會中應該少去對“少年班”這種急功近利形式的追求,而應該對知識的本質,對人類求知欲的追求。正真的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以目的、結果為導向的各種突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