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 2017-12-18開始讀第1個番茄鐘,全書計劃8個番茄鐘。
- 2017-12-22全書讀完,用時6個。
- 作者是Bruce Rosenstein,趙銀德、喬桂強,岑穎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2次印刷。
內容
- 目錄
- 推薦序(赫塞爾本)
- 只有讀者將閱讀本書當一次互動式經歷,才能從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
- 對問題的全面思考和對自我假設的質疑
- 譯者序
- 沒有停下來反觀自己的行為,沒有合理的人生規劃,甚至失去了明確的人生目標。
- 前言
chap1 設計完美生活 1/120
- 2005年,95歲的德魯克去世。完美生活的理解是,要關照自己的家人、朋友和組織,而不是過分的專注于某一特定方面。
- 實現完美生活的答案就是將時間和才智合理分布到不同活動上,與不同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 德魯克從他并重的三項業務---寫作、教學和咨詢中汲取了力量、活力和成就感。
- 知識工作者
- 工作中,你應用了哪種知識?如果你從事多項工作,那么不同工作是否需要應用不同的知識?
- 德魯克的超凡生活
- 從德魯克的生活模式中,你能感悟到什么?現在或者將來,在你的生活中,又該如何借鑒和運用呢?
- 完美生活計劃
- 每個經理都應該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 與學習能力緊密相連的是教學能力。把教學能力納入生活規劃,你必定受益匪淺。教學是學好知識的最佳途徑。
- “我認識的富有效率的人都嚴格規定自己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德魯克
- 有沒有人能幫你設定人生目標并判斷事務的輕重緩急。
- 利他精神
- 增加生活維度有很多好處。
- *誰能從你所做的工作中獲益?你能否通過現有工作或者參加志愿工作為更多的人服務?
- 挑戰自我管理
- 自我管理要求每一個知識工作者都能像CEO一樣思考和行事。
- 《21世紀的管理挑戰》里面有“自我管理”一章。
- 外部興趣
- 工作之外,盡量關注那些令自己愉悅、滿足,有利于自我成長并能增加個人價值感的事情。
- 你不得不占用休閑時間來學習什么呢?工作之外,有沒有哪個領域你能算得上是大師或者業余專家?
- 成熟度與外部興趣
- 像德魯克總結“莫扎特式長官”一樣,你是否可以從個人生活中總結出類似的規律呢?你所閱讀的內容是否與你的主要工作相吻合?如果是,在哪些方面吻合?
- 行事積極和保持健康
- *過去有什么體育活動讓你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為了參加更多的體育活動、鍛煉及其他健身活動,你應該對每日和每周計劃做哪些改變?
- 本章問題小結 18/120
- 創建完美生活計劃的建議 19/120
chap2 培育核心競爭力 21/120
- 別人寫的《為未來而戰》里提出了“核心競爭力”這個詞。
- 勇于負責、追求卓越并勤于實踐
- 菲狄亞斯
- 在堅持和及時轉向之間自己要有度量標準。
- 獲得成就感
- 集中精力做好工作,不單是為了個人私利,也是為了他人有益。
- 以往的工作中,有沒有至今難以忘懷的經歷,你從中能吸取什么經驗?
- 有效管理時間
- 不該做的別做,該做的別錯過。
- 縱觀個人生活,你應該放棄哪些活動以便開始新的生活?
- 懂得輕重緩急
- 定期對你的完美生活列表進行檢查、添加或者刪減。
- 上一次為求突破而定下更高的目標是什么時間?結果如何?
- 勇于自省
- 每年都應該回顧一下本年度的結果,并將這些結果與自己的最初期望做對比。
- 你該去哪里自省,又將如何擺脫日常瑣事自省呢?自省與你的年度績效評估有何關系,對報告又有何影響呢?你該如何評述過去一年的成績,又該如何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標?這對評估個人目標有何幫助?
- 人應該有計劃,但并非死守計劃
- 留下遺產
- 你希望人們因為什么而記起你?
- 你的朋友、家人及同事認為你未來的遺產是什么呢?
- 價值取舍和人生定位
- 一個人可以學到技術,但學不到價值觀。
- 全方位地思考一下生活,通過做什么事能給別人的生活或者社會帶來變化,并產生積極和持久的影響?
- 你是否曾達到事業的頂峰,卻發現高處不勝寒?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現有工作對你的最大影響是什么?
- 系統性棄置
- 要求每隔一段時間,人們就要對自己所做過的事情進行反思。
- 為了給更適合的事情留些空間,你是否可以將某些事情從列表中清除呢?
-
創建完美生活計劃的建議 40/120
- 在一周或更長的時間里,堅持每天晚上對生活中有利于自我發展和知識學習的大小事情做好記錄,這些事可以指引你做正確的選擇,甚至成為將來精神提升的靈感來源。
chap3 鑄就美好未來 41/120
- 創造未來的工作,其目的不是決定我們未來應該做什么,而是我們今天做什么才能贏得未來。
- 人生下半場
- 高級管理人員的中年危機最有可能是精神倦怠。
- 班得福的書《人生下半場》
- *如何開設一節關于創意滿意“下半生”的課程,你期望從中學到什么?倘若你能選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來上這堂課,你會選擇哪些人?你又期望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
- 第二職業
- 你的第二職業選擇與你的第一職業選擇有什么區別?你是否在尋找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如果是,有無收入對你影響大不大?
- 并行不悖的事業
- 并行不悖的事業不能與你的主要職業發生閨沖突。
- 選擇并行不悖的事業,你需要在生活中做出什么改變?
- 職場移動力
- 知識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具有高度的流動性。
- 一個人的才能要與別人的才能互為補充才會有出頭之日。
- 就你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而言,其技能的可移動性有多大?這些技能能否應用到其他行業,甚至其他國家?
- 重塑自我
- 具體而言,對那些成功重塑自我的人,你羨慕他們什么呢?從他們的經驗中,你又能學到哪些有利于自我重塑的知識呢?
-
創建完美生活計劃的建議 57/120
- 通過跟陌生人接觸,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你能否從他們的智慧中獲益?作為回報,你又能為對方提供哪些幫助?
chap4 塑造慷慨個性 59/120
- 注重成就而非賺錢。
- 志愿服務
- 對如何找到好的志愿工作機會總結了一個辦法,即確定自己的價值觀,進而找一個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組織并為之工作。
- 你是否有正在從事志愿工作的朋友或同事?你能否問問其中一些人從事志愿工作的利弊得失?你的志愿工作是否必須有意義?你是否在尋找更多的挑戰或結交新朋友?
- 非營利組織
- 企業管理者向成功的非營利組織學習的第一條經驗就是先要有使命感。
- 德魯克管理學院
- 我們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什么是需要做的”這一問題上,并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
- 社會公益創業
- 社會企業家
- 服務式領導
- 領導就是把一個人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把一個人的績效提升到更高的標準,使一個人的個性超越平常的限制條件。
- 服務式領導強調的是,為追隨者提供資源條件使之能做出最大的貢獻。領導能力并非基于領導魅力和光環,而是在于實干、勤奮和責任心。
- 提供指導
- 當一個人必須講授一個主題時,才能學到最多的東西。
- 導師確實重要
- 是否有導師幫助過你實現自我發展?你之后是否感謝過他們的幫助?他們提供了哪些幫助?你是否當過他人的導師,不管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從中你取得了什么經驗?
chap5 教與學 81/120
- 要強化優勢,你可以嘗試日常工作結合繼續學習的方法;要弱化劣勢,就要做到學習足夠的知識以使自己能在非核心競爭力領域或者非個人期望領域表現得足夠出色。
- 持續學習
- 每個知識工作者都應該明白怎樣才能使繼續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確定學習重點,決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以及如何安排學習時間。
- 學習應該成為滿足自我甚至獲得快樂的源泉。
- 《第五項思考》
- 自我超越
- 改善心智模式
- 建立共同愿景
- 團隊學習
- 系統思考
- 《比錢重要:每位MBA需要回答的問題》
- 你是否有意識地把繼續學習融入生活中?你是否已事先計劃好要充分利用其中的任何學習機會?你會選擇學習哪些?希望學到什么?
- 作為教師的知識工作者
- 如果你對教學感興趣,誰能夠為你指點迷津,并引導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你如何才能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把教學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 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變得很美好,即便只花了少許的心思來籌劃。
- 各自人生旅途中應該優先考慮的事情。
- 學會學習
- 掌握如何學習不僅出于好奇,也是一門學問。
- 要學會學習,必須時刻留意自己是如何學習的。
- 通過讀、聽、寫、教等方式,或者這些方式的組合,你是否能學得更好?
- 《德魯克看亞洲》談到了德魯克的七次成長經歷。
- 知識、信息及數據的運用
- 他告誡當今的知識工作者一定要知道如何組織信息。
- 德魯克認為,知識的價值在于應用,即把知識投入到工作中。啟迪大家思考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來運用知識。
- 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你需要哪些信息?你是不是過度依賴某些數據庫或者搜索引擎?如果的確如此,那么你是否有方法來拓寬自己的資源渠道?
結論 揚帆起航 101/120
- 人生的旅途中,應不斷地向他人求取具體建議,以幫助自己決定給生命添加或去除些什么。
- 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你與他人的關系
推薦書目 105/120
- 《德魯克日志》
- 《管理:使命、責任、實務》
- 《管理的實踐》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實踐》
- 109頁開始的書單列的比較多,但一本本讀,也不太現實,主題閱讀吧。
- 《離開微軟,改變世界》
- 《美國最有效的組織:救世軍的領導秘密》
注釋 113/120
致謝 117/120
收獲
- 德魯克沒有教如何經營完美人生,他只是在踐行自己的完美人生,他的教與學,以及自我管理,而作者是在教大家,這是寫論文后的通病,想著這個領域沒有書,我正好研究過了,寫本書分享一下吧,也算是個成果。【有利有弊吧】
- 整體而言,書的框架結構不錯,也提到了德魯克的點滴,尤其一節一問的環節,對于我這種思考較少的人而言,感覺回到了小學的時候,總要問下自己,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 看完這本書,要去圖書館借本《德魯克日志》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