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教育目的,理論上是給予其一個健全的人格。聰明的家長們一眼識破:如何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首要條件是孩子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其它都可以慢慢來。
在這里不想展開評論,個人相信每個家長都采取了相應的最佳優選方案。
各種類型的輔導書,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在市場強烈需求下呼之即出,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同時也帶動了就業,形成了又一項產業分工。這不得不說是良性的經濟發展效應。
當然了,各種媒體不同的角度釋放著不同的聲音,其根源是因為立場不同,或與利益相關吧!真正為孩子的又有幾個?規模宏大考試產業金字塔并非一天所造,并非一人所造,是舉全國之力的奇跡。從而帶動著眾多產業,任何產業都以人的需求為核心。這或許能理解矗立在尼羅河畔的金字塔的形成,也許是全民信仰的偉大產物?
每個家庭為利益的驅使裹脅在這根鏈條上只有前進。小考,為的是進有實力的初中;中考,為的是進高考榜數據拔頭籌的高中;高考,為的是進產業、經濟、文化、政治資源集中的名校,目的為了畢業后進入讓人羨慕的名企。當然還有種類繁多的“職業考”、“社會考”、“國考”等等名目,設立著不同的門檻收著不同應試者的門票,有的為興趣而來,有的為好奇而來,有的無目的而來,有的被迫而來。與“學術”緊密相連的”研究生”“博士生”考試也競相成為就業的門檻,晉升的通道。“考試跨門檻”成為人們熱衷的體育運動,也成為人們心中的堅定信仰,為的是有健全的人格。
看,那一層層厚厚的大門下立著愈來愈高的門檻,每個人虔誠的走在這條眾人信仰的朝拜之路的階梯之上,買著香火,磕著頭顱,努力著跨越著……,身邊不同的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一堆堆和尚上上下下穿梭,根據擁擠程度制定不同的規則以奉佛主,并收著不同的香火錢和攤位費,心中懷揣著自已那份健全的人格。每個人崇拜著佛主的真身,相信佛主的“萬能”,一代一代向前努力著。
信仰是眾人的信仰,人一出生就踏上信仰之路,只不過形式略有不同,教義略有不同罷了。相信虛無的萬能佛主和相信至高無上的權力又有什么區分呢?
孩子們,祝好運。
(圖片摘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