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緣起緣滅,皆在命數
? ?《百花訣》,武林第一秘籍,所有的事都因它起,上一代,這一代,下一代,所有的孽緣,說不盡的悲傷與分離。
? ?無鏡無相亦無德,難為滄海盡紅塵。崇化子淵散正氣,百花更待何時歸。整個故事因這首詩開始,幾個人的命運因它改變。
這篇給我最大的體會便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夜云心她就是最好的證明!當年因私偷《百花訣》未果被逐出崇華山,幾年后成為魔教教主歸來,勢要血洗崇華山奪回《百花訣》。她心中的私念欲望太深,為了報仇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沈子淵說她太狠心,太殘忍,太可恨,但仔細想想她又怎么不可悲。習武之人的一大禁忌就是輕易動情,而她夜云心恰恰就是犯了這大錯的人!夜云心因為這付出的代價就是自己一個人帶大宮兒,自己一個人行走江湖,自己一個人忍受所有的壓力。在我看來,夜云心本身就是一個糾結的人物,既放不下渡滄海又不想違背師命奪回《百花訣》,古人不是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她這樣的人注定可悲可恨!
“云心,你可以安心上路了,今后再也沒有痛苦了。”渡滄海認為自己最后能為夜云心做的一件事便是親手了解了夜云心,從此以后她再也不用痛苦,不用再背負著師命,不用理會天下的紛紛擾擾了。對于夜云心,渡滄海心中定是有太多太多的愧疚,可渡滄海知道這愧疚抵不過天下蒼生的安危。所以他給了夜云心最好的歸宿,給了自己最痛苦的未來!
再來說說沈子淵,作者說自己筆下的男主人公的性格都是自己的另一面。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像沈子淵這樣活著的自己,只不過我們在現實中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當渡滄海打算去和夜云心小聚時,沈子淵可以毒舌的點出來“你對她就是余情未了”但內心卻又十分擔心自己師兄的安危,不然自己也不會放下狠話“我第一個手刃了她!”
有時候想想我們也會這樣,明明對身邊的人擔心的要死卻又可以毒舌的說出可能讓對方傷心的話,這樣的沈子淵很像我們。面對夜云心的挑釁,可以不顧所有人的勸阻,可以不顧自己高貴的身份爆粗口只是想守護崇華山,守護師傅的《百花訣》,守護天下的蒼生。青春年少時,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大俠夢,我們叛逆,我們不聽話,我們異想天開,我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終究沒有活的像沈子淵那樣瀟灑,很多事情在現實面前被秒成渣,越長大越知道現實的殘酷,那些大俠夢,那些瀟灑,那些放蕩不羈都被埋進了心底,那些想做的事情到現在都沒有做,那些想見的人到現在都沒見。如果你和我一樣還是個學生,是不是應該想想將來的自己到底要過什么樣的生活,自己是否有資本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想去的地方,去見想見的人!
? “我崇華山天涯海閣閣主沈子淵,一生清寡,此生無殺戮無眷顧,為挽愛徒而了卻此生,希望可以換得天下蒼生一世太平。”就像掌門無鏡說的那樣,一切都是命數,緣起緣滅皆由一念間。夜云心與渡滄海的兒子南宮兒自小就由沈子淵撫養,并不清楚當年自己生母的死因。如果不是夜云心那時的侍女怨琉璃挑撥離間,故意說錯沈子淵與渡滄海殺了夜云心的原因,本性純良的宮兒怎么會變成殺人狂魔。都是命數,都是逃不開的孽緣。沈子淵對于宮兒親力親為,親自說服無鏡教授宮兒《百花訣》,然而誰知宮兒會追隨魔教,會因為誤解的殺母之仇太重而走火入魔。一切都回不去了,事情已經大到解決不了了,不然沈子淵也不會要在殺了宮兒以后再自我了結。徒弟犯錯,他這個師傅要替他向天下人謝罪。突然就想到一句話,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你贏,我陪你傲視群雄。沈子淵對于宮兒的情感何嘗不是父母之于子女的愛,子不教,父之過,沈子淵心中有多么責怪自己誰又能知道。
模糊的結尾,我相信沈子淵是活著的,相信不久的將來,依舊會是那個放蕩不羈穿著白衣談著古琴,將崇華山發揚光大的子淵上仙。
從這本書看到最多的便是緣分這東西誰也說不準,你不知道你和對方的相遇到底是好緣還是孽緣,你不知道將來的自己會經歷什么,我們能做的只是過好當下,對身邊的人真誠對自己也真誠,活的開心點自由點。作者筆下的沈子淵并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上仙,他憤怒時也會爆粗口,他看見宮兒成為殺人魔也會皺眉不開心,他看見師兄墮落也會勸阻,他會傷心,他會流淚,他會不要命等等的等等都說明了一件事:盡管是神仙,盡管想讓心中的自己走出來也要明白沒有誰可以十全十美。
《四世生花》這本書才看到第二個故事,接下來的那個吸血鬼不知道又會帶來什么,我們拭目以待。沈煜倫,期待你自己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