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績溪,時值隆冬,寒風凜冽,山間四處彌漫著綠樹的清香和熱鬧的氣息。這一天是鎮上一年一度的太子會。
茫茫人海中,和他年齡相當的男孩不少,但就數他長的最是清秀,且渾身散發著飽讀詩書的書生氣。不遠處有個婦人已經端詳他許久了,還讓仆人去打聽他是哪家公子,得知是抗敵犧牲的當地名人胡傳之子,喚胡適,年十三,少年老成,功課極好,心下甚為滿意。
這婦人夫家姓江,家有大片良田,頗為富有,有一女,年十四,正處妙齡,明眸皓齒,長發烏黑,手拿粉帕,襯在遠山近水中,恰似一幅美人圖,名喚冬秀。
沒過幾日,江家便托人上門提親,胡母想到胡家正處落敗,且女方又比兒子大了一歲,便委婉告知對方,她家無意高攀。誰知江家卻想低就,多次上門聯姻,加上算命先生說二人八字相合,胡家不忍再拒,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那時他尚不知情事,從未與女方謀面,心中頗有微詞,但一想到母親已變賣首飾過年,含辛茹苦養育他十多年,又想到若是拒絕了,恐怕得讓幾人難過傷心,便也默許了這樁親事。
2.
定下親事不久,他便與家中同父異母的二哥去上海求學,一去六年,期間因病偶回過幾次家,合起來也不過半年時間,可惜未曾與未婚妻見面。
在上海求學的幾年,他刻苦努力,天資聰穎,晚上別人都睡下了,他仍在熬夜苦讀。因此,他成績進步很大,甚至一天連升了三個班級,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他也曾墮落過,和朋友喝酒吸煙逛窯子,直到有一天,他因喝醉酒,打了巡捕,錢物也被車夫搶光,被關進了牢房,他才悔過自新,決定重新振作起來,并一鼓作氣,考上了公費赴美留學生。
出國前,母親讓他先把親事辦了,他考慮到學業為重,且家中光景越來越差,目前以自己的能力養活母親都已很艱難了,便拒絕了母親的提議。搭上赴美的輪船,一去又是七年。
3.
聽了二哥“學以致用”的建議,他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農學院讀書,筆試成績一直都在85分以上,而實驗課卻讓他傷腦筋。
一次,教授讓他們給400個蘋果分類,美國的學生一會兒就分類完了,有的還順手拿了幾個蘋果回去吃,而他長這么大都沒見過那么多蘋果,怎么會分類呢。
經過深思熟慮,赴美第二年,他放棄了農科,聽從內心的指示,轉入文學院。
其實,在剛出國時,識字不多的江冬秀便托家人給他寫了一封信,結果,直到兩年后才到他手中。他回信:“姐姐的信收到了,只是有些詞不達意,想來是讀書不多的原因。姐姐現在可否有時間讀書?如果可以來我家,取看家中書籍,若有不懂之處,可以讓侄子為你講解......”
于是,江冬秀便時常來胡家,一是陪伴未來的婆婆,二是看書學習,更重要的是她能聽到關于他的消息。而胡家此時早已衰落,大家都在起早摸黑地干活,她也每天五點就起床,喂雞喂豬,打掃庭院,從未主動向娘家人說過一聲委屈。
而在美國,他卻在一個夏天的婚禮派對上,情竇初開,邂逅了教授的女兒韋蓮司,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兩人的書信如同雪花一般,時常在垂柳下,徘徊良久,一日不見就內心狂躁。結果女方的家長不愿意將女兒嫁給外族的他,只能不了了之,雖然韋蓮司為他一生未嫁,孤獨終老。
人心曲曲灣灣水,世事重重疊疊山。
赴美第七年,他終于參加完了博士答辯,登上了回國的輪船。
4.
江家的后面有一座小山,漫山遍野都是柿子和山核桃,這兩樣都是胡適愛吃的。深秋時分,大雁南飛,涼風瑟瑟,江冬秀穿著棉襖,舉著長竹竿,一下一下地打著山核桃。恰好一個頑童經過,大笑著對她說:“你打了也沒用,他不會回來吃的,他已經在美國娶了洋女人,生下小洋人啦。”
這種謠言已傳遍了,但從未有人當著她的面說過,她眼淚不禁落了下來。轉身就用竹竿打那個多嘴的頑童,結果小腳的她根本追不上,只能蹲在地上痛哭,那一年,她已經27歲,是個老姑娘了。
他回國后,直接到了江家,要求見見江東秀,并商議婚期,結果人家不愿意讓他見。無奈,他走進她的閨房,只見床帳垂落在地,她背對著他,肩膀顫動,隱隱的哭泣聲傳進他的耳朵,他的心,瞬間就疼了起來。
一年后,新婚不久的二人在北京閑話,談到此事,他信筆寫下一首《如夢令》:
天上風吹云破,月照我們兩個。
問汝去年時,為甚閉門相躲?誰躲?誰躲?那是去年的我!
那年十二月底,他終于娶了她。第二天他收拾江冬秀的嫁妝,發現里面有一把生了銹的剪刀,那是江母十年前準備的,可惜老人最終沒能等到女兒出嫁,便撒手人寰了。面對著等了自己十三年的新娘,他內心充滿了愧疚,便寫下:
記得那年你家辦了嫁妝,我家備了新房,只不曾捉到我這個新郎。
這十年來,找了幾朝帝王,看了多少世態炎涼。
銹了你嫁妝剪刀,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樣,更老了你和我人一雙。
只有那十年的陳爆竹,越陳便越響。
5.
新婚不久,他就要啟程前往北京大學任教了,由于北京當時時局不穩,工作和房屋尚未安定,便沒有帶上江冬秀。雖相隔兩地,卻阻擋不了他對她的體貼與關心:“昨天我看到一書上說,女子月經來時,切不可有發怒、憂擾、氣惱諸事。我想你前兩個月不痛經,是因為心事寬了之故。本月又痛經,想是因為心事不寬之故。下月月經將來時,可以先掃除一切心事,再看還痛不痛。”
一天,他起床后,發現鏡子和剃須刀都被偷了,便決定換個大一點的住處,想讓妻子也來北京和他一起生活。妻子來了之后,他寫信對母親抱怨:“自冬秀來后,不曾有一夜在半夜后就寢。冬秀說,她奉了母命,不許我宴睡。我要坐遲了,她就像一個蚊蟲來纏著我,討厭得很!”
這份對嬌妻赤裸裸的愛意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6.
婚后第六年夏天,他身體不好,在杭州西湖煙霞洞養病。當年結婚時,做伴娘也是他表妹的曹誠英正好在杭州求學,適逢暑假,她便時常來他住處拜訪。一來二去,她竟然就在他那兒住了下來,幫他洗衣服、做飯,陪他游山玩水。
江冬秀得知后,寫信道:“誠英照應你,我很放心,不過她的身體不很好,常到爐子上去做菜,天氣大熱了,怕她身子受不了。我聽了很不安。我望你們另外請一廚子罷,免得大家勞苦。……望你自己保重,請替我問誠英好。”
然而,她哪里知道,此時的他早已深陷情網,不可自拔。年底回到北京,他和表妹的風流事早已傳開。她終于還是知道了,與他大吵大鬧,他便提出要離婚。這句話瞬間激怒了她,她從廚房里拿出菜刀,惡狠狠地對他說:“你要離婚可以,我先把連個兒子殺掉,我同你生的兒子不要了。”
見此情形,他也就不提了,她也不鬧了,大家平安相處。后來,她經去領他的稿費,有時也會風趣地說:“這點錢太少,是不是被曹誠英拿走了。”
實際上,曹誠英在他的安排下,去了他美國母校讀農科。回國后在四川任教,戀愛兩次都失敗了,常常生病,兩次自殺,一次出家。晚年退休,她一直孤獨生活,死后骨灰撒在了胡適故鄉的村頭,希望心上人回鄉時能夠經過她的身旁,可惜她不知道的是,胡適比她還早去世。
7.
他的五十歲生日是在美國度過的,那時他擔任美國大使,已和妻子異地三年。生日這天,他收到江冬秀托人帶來的箱子,里面是:夾袍一件、新茶葉十瓶、湘繡十塊、絳色洋便襖、薄錦袍一件、絲襪一盒。
看到這些,他忍不住心痛。結婚二十多年,他們一直聚少離多,深受感動的他在信中寫到:“今天有點涼,我把你寄來的紅絳色便襖穿上。我覺得右邊袋里有什么東西,伸手進去一摸,摸出了一個小紙包。打開一看,里面是七副象牙挖耳。我看了心里真有點說不出來的感情。我想,只有你想得到這件小東西。”
8.
后來,他被飛到美國,并將妻子送到了臺灣。一日清晨他發現早餐備有皮蛋,就想起在北京的時光:“從前在北京時,夜里總是睡得很晚的。我的太太往往剝一個皮蛋放在小碗里,旁邊擺一些醬油醋。其實我是不大吃醬油或醋的。工作到肚餓時,就吃一個皮蛋。有時太太預備好兩個生雞蛋,旁邊放個熱水壺;要吃時,先把雞蛋放在開水里泡五六分,半生不熟的吃了。”
后來江冬秀去美國和他一起生活,天天搓麻將,有時候為了趕場子,飯也不做,煮一鍋茶葉蛋給他慢慢吃,他也不生氣。要是沒有麻友,他擔心她生氣,就打電話給她找麻友。朋友為此罵他沒出息,怕老婆。江冬秀就理直氣壯地回到:“他一個教授現在夜不能掙錢,家里的開銷全靠我牌桌上的收入,我不打麻將,他就要餓肚子。”
9.
晚年,他比她更早回國三年多,后來她終于和美國的麻友告別,登上回臺灣的飛機。他知道后異常開心,專門把洗漱間旁邊的房子騰出給她打麻將,又用去污粉把浴缸刷的干干凈凈,等她回來。
自從她回來后,家里的氛圍變得溫暖了。老兩口一起說說笑笑,日子很是逍遙。一天早上,胡適說自己的頭發白了很多。她就說:“你打扮打扮,年輕很多,很漂亮。”他就笑著說:“江冬秀小姐,我從來沒有聽你說我漂亮呀。”
而她卻是個不注意個人形象的人,一次出門,圍巾都拖到地上了。胡適就打趣她:“太太,你就這一幅打扮啊?”她反問:“不好看嗎?”他連連說:“好看好看!”
直到胡適不幸心臟病發作去世,陪伴他到最后的那個人一直是江冬秀。
10.
有一句臺詞說:“人生下來的時候都只有一半,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世間行走。有的人很幸運,很快就找到了。而有人卻要找一輩子。”
作為大學問家胡適的另一半,她識的字不多,更別說在工作上給他照顧了。但是她堅韌到彪悍,沒有復雜的心理和斤斤計較的小心眼,時刻把他放在心上,不離不棄。就連張愛玲都感嘆:“他們是就是婚姻難有的幸福例子。”
最深情的愛,莫過于陪伴和將你吃飽穿暖掛于心上。
“縱你負我深情,亦要與你共白頭”,不過是因為,她只想一生一世一雙人。
幸好江冬秀遇到了胡適,幸好胡適遇到了江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