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黃色的大果,肉甜汁多,贛南臍橙不愧是譽滿天下的名果。但是,也許是因為路程遙遠吧,我在北方吃過許多橘、橙,卻從未見過贛南臍橙。
從春寒料峭的北方到贛南時,暈車的記憶,在不止十八彎的高速路上完美復現。
不過,路兩邊茂密的翠竹,怒放的山茶,和路兩旁油綠小樹上點綴的雪白的花,以及空氣中一陣陣的橙香,似乎都是對我暈車的補償。
同行人說,路兩邊,那綴滿潔白小花的棵棵油綠,空氣中飄忽著的香,都是贛南臍橙。于是,大腦閃過了廣告里鮮榨橙汁的驚艷!
做為中華名果,贛南臍橙成熟季,該會更讓人沉醉吧!我期待著!
南方的夏天漫長而熱辣,烈日的火熱似乎更甚于沙漠。經受了大半年這樣的陽光,臍橙長成什么樣子了呢?
天氣倏地涼了下來,感覺一下從火爐旁進了冷藏室。空氣中又飄來了香味,嗯!是桂花的幽香飄過,走近看去,這才看見米粒大的柃檬黃花,如羞澀的小姑娘般躲在那枝繁葉茂里。
秋天似乎隱身了,頭天穿著短袖還大汗淋漓,轉眼就得穿上呢大衣。除了不怕冷的小伙子們,老天都沒給大家穿秋裝的機會。可這漫山奪目的臍橙分明就是秋天送來的盛禮!
11月初,朋友圈里有了許多售賣臍橙的文案贛南人一如既往,以盛大的儀式慶祝臍橙的開摘!
11月下旬的某天早晨,突然發現,掛在草尖的露珠,不再在微風里閃閃爍爍,而是白乎乎地連成一片,伏在草地上。下霜了!臍橙真正要甜起來了。
趁著周末,陽光晴好!到人家的臍橙園采摘去!
我從沒見過生長力那么旺盛的果樹,只這一見,就讓我終生難忘。
我試圖引用一句古詩來贊美贛州臍橙,但是各種百度都沒有找到。原來,贛南臍橙之所以為贛南臍橙,只是近四五十年的事。
五十年前,林業專家從引入、試種156棵臍橙苗開始,經過辛勤地栽培、管護,終于摸清了臍橙的生長規律,解決了臍橙“水土不服”的問題,并逐步推廣,使贛南臍橙成了本地經濟發展一張靚麗的名片。
本地人自豪地說,贛南臍橙出名,是因為在這里,它們找到了最適合的生長環境。
幾個星期來,為了讓親朋好友都品嘗一下這美味,我們一共采摘了三、四家的臍橙。經過細細對比品嘗,發現臍橙雖然個個色澤鮮艷,外形喜人,但口感真不太一樣。
一個熟人道破“玄機”,說,其實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山上,橙香濃郁,八分甜二分酸,才是贛南臍橙最好的“樣子”!不過,采摘這樣的臍橙,要費勁爬上山,又要辛苦地一擔擔挑下山來。日常的管護當然也要歷經這樣的辛苦。
其實,想來這世間萬物,相遇都是一種緣分。
一個偶然,臍橙被推薦給這里的農林專家,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臍橙遇到贛南這片沃土,融進這里的山山水水,成就了這美味的贛南臍橙。
也是一個偶然,我來到這嶺南之地,初識了這里的人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