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孫子快兩周了,和三個哥哥一樣,可以在院子里到處瘋跑了。哥哥們玩沙子,他也爬到沙堆頂上去,也愛拿個小棍打打這里,敲敲那里,看到什么都有了好奇心,不像幾個月的時候,傻乎乎坐在炕上用鐵盤子敲自己的小腦袋,咣咣咣,聽個響。現在要在讓他那樣,他知道疼了,也知道你是取笑他。
今年暑假時,兩個外孫回來了,大的別出心裁的把水管拉到滑梯上,要玩水滑梯。雖然每次都把公路沖的干干凈凈,我還是擔心傷著他們的小嫩肉,就給他們鋪了一塊十米多長的乳膠軟墊,這下可如魚得水,更得玩了:出溜一個,出溜一個,快的就像射箭頭,射出四個大小不一的肉丸子。乳膠墊上還留有余水,他們趴在上面扭來扭去,像一條條泥鰍似的,他們樂著說姥姥真有辦法。小孫子也和他們一樣,也不害怕,滑一個起來就往回跑,一邊跑一邊叨叨著,好玩好玩。一會院子里就汪洋一片了,我怕浪費水就把水龍頭關小,大個的就偷偷摸摸再開大,小孫子也學著哥哥們的樣子,也不知道隱藏,跑到水龍頭那里,手也來回擰著嘴里說著,開開,開開。有時候覺得水太涼了,擔心玩的時間長了他受不了,抱他走時,他會說沒玩夠,沒玩夠。
兒子和媳婦為得讓幾個孩子玩的開心,特意弄了一間兒童房,里面的玩具不差于正規的,應有盡有。我給起個名字叫“妙妙屋”,每當小孫子愿意去那屋里玩時,自己跑著就去了,嘴里還說著妙屋,妙屋。
這個妙妙屋要是只有一個在屋里玩,大人真能輕松點,要是四個都去了,就像哪吒鬧海一樣,翻江倒海,玩具都飛到天去了,組裝的東西分了家,滑梯也倒個了。小孫子也知道和哥哥們搶玩具了,摔個跟頭爬起來摸摸頭就又跑了。他們玩完了以后,再對比之前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妙妙屋,用狼藉一片形容都不為過。
小孫子從小就和我們一起過,沒離開過,他的一行一動,一點點變化都在我眼里,他第一次站,第一次邁步,第一次喊奶奶,第一次叫爺爺,都記在我心里。他說話早,不像我的大外孫子快三周才說話。
剛開始要水喝時他說,符水,符水;要吃奶時他就說媽吃,媽吃。你要給他零食吃他吃夠了,他就會說吃飽了(起八啦),說完再給也不吃了就跑了。從小不愛哭也不會哭,要不高興就蔫掉淚。有一次她媽媽有事必去不可,晚上很晚了還不回來,他就不在我們屋里呆著,要去他自己屋,看沒有媽媽就要去外面,在外面一邊掉淚一邊抿著嘴,又忍不住哭,發出嗯嗯的聲音,聽著可難受了。現在可不一樣了,為了達到要求不哭學會裝哭了,哭著也不掉淚,眼睛還到處看著,和她說話還能有來言有后語。
我從我孩子小就干廠子,對孩子關心的少了些,所以就像把愧對兒女們的補給孫子輩的,因此觀察留意的就多一點。
常言道隔輩疼,還真是,我對自己的孩子們沒覺出來怎么用心,只限于吃飽穿暖就行了,沒有多余的互動。現在我和小孫子一天不抱一下就覺得缺了什么,有時他拉著我的手,讓我讓蹲下,把小嘴貼在在我耳邊嘟嘟嘟說半天,他明白了我糊涂了。有時候小手在我臉上摸來摸去的,有時還在我臉頰上親親,我心里就笑開花了。
記的我婆婆愛說一句話,莊稼人家的好,孩子個人的好。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就覺得自己的孩子那兒好,他就是犯了錯誤也覺得可笑,要不人家都說老人寵孩子,還真是。就說我家孫子吧,要什么我都依他,我內心有個想法,奶奶爺爺是寵孩子們的,爸爸媽媽是管孩子們的。我在四個孫子面前沒有威懾力,他們都和我特別親,想說說什么就說,沒有心里恐懼。有時候我在微波爐里熱東西,熱完了滴滴響,老二就說,微波爐喊**啦,**就是我的名字。我還覺得挺好笑的,誠心問他,喊誰了?他笑著又說一遍,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他們就是我的世界,和他們在一起,他們的童趣就把我融化了。所以四個孫子在我面前都不聽話,這就是我寵的后果,可我一點都不把他們寵壞了,老人都說樹大自直嘛。其實我在奶奶輩份上來說,還是個粗心的,這是兒子說的,也是大家公認的。
我小孫子現在身體健康,不怕風不怕冷,天氣很涼了還光腳啪啪的在地下跑,讓穿鞋一會就脫了。有一次爺爺說太冷了要不然穿襪子吧,還好聽爺爺的話穿上了,等我倆鍛煉回來發現又在地下啪啪的跑了,爺爺問襪子呢?他跑過去拿著襪子來到爺爺面前,舉著襪子說濕了(西了,西了),那意思是說不怨我。有時候我帶他出去玩他不愿意走路,他拽著我的手說,累死了累死了。我一聽他說累死了就快抱起來吧。還有的時候有人在屋里吸煙,他就說太味了,太味了。希望他管住爺爺爸爸的煙癮。
這就是我和孫子不到七百天的點點滴滴,小小的他把我們融化在幸福里。我們看著他那眼神是那么的有智慧,又機靈。我也愿意他就像我們給他起的名字一樣,(遠遠),看的遠,想的遠,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