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局這詞,最近特別火!
以前的我總是這么不理解,總覺得又大又虛,沒啥用處!
前幾天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個觀點,我覺得很在理:
格局這個東西,并沒有那么深不可測,人人都有,它就像我們的認知層面,外在的認知,絕對有影響格局的大小,但我相信絕非表象認知層面,這么簡單……
格局在那里體現,在每個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是不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
你的格局,決定著你的價值觀,價值觀又決定著你的行為方法!
而選擇包括職業、愛情、婚姻等等,這樣說起來,格局對于結局的影響無處不在。
《我的前半生》中最有爭議的人就是凌玲了,工作能力很強,也非常敬業,在職場上也算順風順水。
但是她的格局太小,所以才會做出用卑劣的手段報復唐晶這樣的事情,而她在職場上的結局,我們都可以想象到:
一名負責信息收集整理的部門經理,為了報復上司出賣客戶數據,這樣的行為,一定會被行業內的人不齒。
而凌玲的同黨小董格局就更小了,僅僅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就不惜犧牲自己的職業操守。
而就算她僥幸保住了自己的飯碗,職業上也很難有再大的發展,她的格局讓她只能看見眼前的利益,工作與她而言,真的就只能是飯碗了。
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么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
——2——
有人說,能力決定您能得到什么,而您的格局,卻會決定您最終能走到哪里,也就是決定了您的結局。
所以盡管世事無常,誰都無法預言人生的結局,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格局。
格局高了,層次自然不一樣了,人生可以走的路也會多幾條,人生自然就開闊了,想來結局也不會太差。
突然想到,最近網絡很火的一篇文章《不要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論》
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故事,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人與人之間,有著不同的層次,永遠不要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論!
其實說白一點,現代人,很喜歡去對某件事,為了表現自己,非要爭個輸贏,爭個高下…
有時真想問,爭贏又怎樣?輸了又怎樣?
就如筆者每到周末,就會親眼看到的一幕!
周末到了,家人聚會,老人家的聚會,無非也就是一家人打打小麻將,做為小輩,陪伴他們,娛樂娛樂!一家人在一起,開心最重要,輸贏根本不重要!
可是家里的有些家人,在麻將桌上,為了一張牌,該什么時候打,為了表現自己技術有多好,非要爭個面紅耳赤的,無非也就是想要表達自己有多會打麻將,技術多高而已……
哈哈,經常看到他們的爭論,自己就如局外人一樣,在旁當一個旁觀者的角色,眼里看著外在的行為,心里就會思考,輸贏真的這么重要嗎?這也是各自的格局而決定的!
也許是過去生,帶來的種子不一樣,筆者一向對于非要爭個輸贏的事,從來不在意,心里總是覺得,爭什么,辯什么,贏了又怎樣?輸了又怎樣?在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去爭論不休,爭得面紅耳赤,又何苦呢?
因為認知層都在不同的頻道上,所以,凡事都想爭個明白,其實不過是在自尋煩惱罷了……
——3——
村上春樹在《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一書中寫道,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它永遠一成不變,如無風夜晚的雪花靜靜沉積在心底。
同樣的,不在一個頻道中的人,又如何和他/她尋找共同的話題呢?
曾經的一個朋友,因為大家志趣相投,所以經常走得很近,一起看電影,玩樂,吃飯,聊生活,聊未來…可最近發現,就算聚在一起,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話題多多,而是各自拿著手機,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是所有人都處于同一層次,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時,先不要急著去爭個輸贏。您要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
《觀無量壽經》中,也有說,人在往生時,都有三輩九品,那么,人生在世,都有三六九等之分,我們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品性和素質,但慶幸的是,我們有選擇遠離的權利,不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這就是對于自己最大的保護。
對方并不會因為您說了什么,而最終變成您心目中的那個人。所以當彼此遇上問題時,更多的時候也只是各說各話,各在各的層面上,那些矛盾和意見不合的情況總是難以避免。
層次不同的人,我們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試圖去改變對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層內,結交一些氣味相投、有著相同價值觀,有著大致相同格局的人,這樣的人生,完全足矣。
有些話,有些事,和相同頻率的人在一起,才更有意義!
但認知層只是決定著您的外在格局!
文:蘇小姐
一個愛記錄生活點滴的小女子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