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想回到哪一年?
前幾天,一位已婚少婦問了我上述問題,引發我認真思考了一整晚。
后來我問她怎么想起來問這么有哲理的問題,她說是因為翻舊照,看到了一個瘦瘦的我。是啊,那段時間因為精神壓力大,瘦到了88斤,整個人開心的不得了,走路都是飄著的。在我期望能更瘦一點的時候,心寬體胖的又胖了回來,然后再也沒掉下去。這幾年也一直嚷嚷著要減肥,可總是練練停停,控制不住飲食,體重也就穩定在了一個水平。終于今年忍無可忍,開始按計劃打卡,開始與年齡和地心引力對抗。
說回這個問題,回到過去,有可能是想回到那一年改變某一個決定,也可能是想回到那一年重溫某一段時光。
我仔細想了一下這些年算是重要的人生拐點,似乎并沒有哪一個決定是我現在非常后悔,希望可以重新選擇的。學理還是學文,天大還是其他,出國還是回國,每一步,不能說是最好的選擇,但起碼是當時最合適的選擇。作為一個沒有什么想象力的人,我也不喜歡假設如果當初,通常這種假設都會或多或少的美化那個平行時空的自己。當然,也正是因為我一直在選擇最合適的那條路,從而扼殺了其他各種可能性的我和我的生活,所以我,沒有恣意張揚的青春,沒有突破自我的勇氣,也沒有堅持一生的夢想。似乎這些年我在做的就是不斷努力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卻始終不敢跳出來。
那想重溫的時光呢?還真有,兩段。
一段是小時候,剛從奶奶家回到父母身邊生活。其實記憶已經很模糊了,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時候愛說愛笑嘴不停,多年后回看幼兒園聯歡會的錄像時,發現我不僅能唱能跳,在聯歡會上偷吃了兩塊蛋糕,還趁亂把一個小男孩給揍了。那時候還愛惡作劇,炎熱的夏天,和好朋友趴在窗臺上,看著外面來來往往的路人,然后大喊,哎,那個穿紅衣服的,然后迅速的蹲下藏起自己,倆人咯咯的笑個不停。
另一段是出國的第一年。那時候精力是真的充沛啊,要適應語言和學校的課程,熬夜看書寫report,通宵準備final,USYD (U Sleep You Die) 絕對是真實寫照。要打工賺錢,學費實在沒辦法自己負擔,那就生活費盡量減輕父母的壓力,記得最多的時候一周可以打工30幾個小時,晚上10點多到家累癱在床上第二天還可以早起神采奕奕的去上課。要學習做飯做家務,剛去的半年多為了省錢都盡量自己在家吃,那段時間廚藝真的是突飛猛進啊,西餐的沙拉牛排意面披薩,中餐的涼皮煲湯燉魚餛燉,通通可以搞定。那一年還有我人生的第一次獨自旅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腳步不停。
其實我知道,之所以懷念那些時光,不過是懷念當時的狀態,可以無憂無慮很天真,可以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忱。值得慶幸的是,我已經意識到自己近一兩年的心態出了些問題。作為一名大踏步走向而立之年的少女,我正在努力找回對于未來的熱愛,找回 I could be her 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