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任何人都是潛在的領導者?有沒有人是天生的領導者?
我剛來上海的時候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最基礎的內容小編輯,有一天老板接手了一個活,是關于政府內刊雜志的項目。出于文學系畢業生對紙質媒體的天然熱愛,我自告奮勇地接了這個活。大概一個月我就發現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光有熱情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對于我這樣一個初入職場不到一年的小編輯而言,這區區六本雜志真的是太難太難完成了。
自己接的活,跪著也得完成。于是整整幾個月我都在編輯部、設計部、印刷廠、公司等幾地奔波,終于在deadline的時候交上了完成的雜志。雖然累的像狗,但卻也受益良多。個人技能當然重新上了一個臺階,在部門與部門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的溝通上也學到了不少技巧。
但凡參與過跨部門項目的人一定會跟我有相同的經歷,那些亂糟糟的規矩與一群無所適從的烏合之眾一定讓你感到深深的挫敗感。在沒有權利的情況下去使喚其他人為你的目標而行動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頭疼的事。一個“跨”字意味著項目組的頭大多只能橫向組合資源,卻不可以垂直領導其他人。既沒有實權也沒有任免權,說得好聽是橫向整合資源,好像會有很多同事來幫你分擔工作,但一個手上沒有生殺大權的“將軍”拿什么來指揮這蕓蕓的烏合之眾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我推薦這本由美國作家羅杰·費希爾(Roger Fisher), 艾倫·夏普(Alan Sharp)所編著的《橫向領導力》。它的副標題,起的更是更簡單又直接:“不是主管,如何帶人成事”。一本專門談微權力和非權力影響力的書!
在沒有絕對權力的時候你要用很多方式來影響跟你平級的同事們來完成你要做的事情,先要做對5步:
第一步:清晰定位目標:把團隊擰成一股繩;
第二步:系統整理思考: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步:計劃邊做邊改:不斷修正計劃,使其趨于完美;
第四步:恰當及時鼓勵:讓團隊成員保持專注;
第五步:實時溝通反饋:不斷提升工作的效率。
這5步邏輯清晰的闡述了如何巧妙的影響其他人。這是每一個想具有橫向領導力的人都需要思考和學習的問題。與其說橫向領導力是一種權力,不如說是一種能力,一種通過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來求得合作的能力。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格局,格局決定職場地位,而能力又影響著對工作的判斷力。
當我在管理一個寫手群的時候,對于這種能力對于實踐上的作用的感觸就變得特別深。很多個寫手們都在一個群里,每周都會由我統一發布寫作內容,有時是一篇文章,有時是一本書籍的編纂。有的寫手會主動聯系你跟你溝通寫作的素材,而像編纂一本書這樣的工程則需要很多人共同完成,這時會有個別寫手起到了安排工作與溝通的作用。他們更像是一個單獨的小團體,分工協作完成一項任務。這不僅僅是“領導者”們積極主動的結果,也代表了他們本身具有了領導者的能力。利用微權力去感染其他人,正是本書想要告訴每一個渴望達到管理巔峰的人,其實,權力還有另一種表達的方式:不是給予,不是垂直,而是另一種形式的管理和合作!
貫穿全書,它讓我們明白,在你還不是領導的時候,請提高個人技能、制定明確的目標、當然還有學會怎么樣去影響他人。對于本書,你也可以有其它理解和解讀。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心意,在心意中學習和得到,而思辨的過程永遠大于得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