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軒在白公館中是個響當當的人物,戴著一副眼鏡,眼神中透著不凡的睿智和堅毅。
“九一八事變”之后,許曉軒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1940年4月,被叛徒出賣的許曉軒被捕,先在貴州的息烽集中營,后來轉到白公館。在49年11月27日的大屠殺中英勇就義。
在獄時,許曉軒跟獄主任周養浩最不對付,沒那順從,不屈不撓地與之作斗爭。
叫他下保證不再越獄,許曉軒肯定不干;叫他在樹上刻“先憂后樂”和“忠黨愛國”,前者可以刻,后者寧愿割破手也不肯。
他要忠于的黨,是中國共產黨;他要愛的國,是新中國。
他曾多次帶領難友策劃越獄,被發現后,特務們給他上了重型鐐銬,罰他在烈日下做苦工,關在終年不見陽光的地牢。
任怎樣地嚴刑拷打,就是不低頭。
獄中,許曉軒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帶動其他難友學俄語。一次,他與羅世文用俄語交流,特務害怕他們交頭接耳,悄悄去聽,一句都聽不懂,只得氣哼哼地將其分開。
白公館戒備森嚴,他與難友們策劃越獄,談何容易?
高大的圍墻上,拉了嚴密的電網,更有站崗查哨的,想要大規模地集體越獄,不現實!
再三權衡之后,許曉軒不得不改變計劃,化整為零,跑一個是一個,誰有機會誰就逃。
韓子棟是最有機會出逃的,他被安在白公館的伙食堂打雜,常在看守的陪同下外出買菜。
許曉軒幫他出謀劃策,設計出逃的路線方向及化裝掩護的細節。
終于,在一次磁器口的買菜中,趁著看守打麻將的機會,平時看著瘋瘋癲癲的韓子棟成功逃脫,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達解放區。
一路的逃亡和躲避追捕,此時的韓子棟跟叫化子沒啥區別。
陳然,是《挺進報》的主編。獄中,他常把在隔壁黃顯聲那聽來的勝利消息寫在紙條上,在獄中秘密傳閱。
一次,許曉軒同另一個難友正在墻角看陳然的獄中“挺進報”,被看守抓住進行拷問:這傳單是誰寫的?
供出陳然當然不可能!不供出來總得拿人頂鍋,在這緊急關頭,許曉軒挺身而出,承認字條是自己寫的!
“你哪來的消息?”敵人詫異,企圖挖出消息來源。
“幾天前放風時,你們辦公室沒人,我見門開著,從報紙上抄下的這條信息。”許曉軒冷笑著。
敵人怕了,責任在自己身上啊!這要傳出去,是自己嚴重失職,豈不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命令不許再提此事!
《挺進報》一課,早些年的課本是有的,至少我讀過。
隨著老蔣的節節敗退,狗急跳墻的他們將白公館的革命志士一批批地拉到松林坡槍殺。槍聲、口號聲交織一片!
“許曉軒,你出來!”軍統特務楊進興高聲喊道。
這一天終是來了。許曉軒從容地脫掉身上的厚上衣,披在另一個同志的身上,揮著手,跟牢房的戰友一一道別。
在許曉軒的口號聲中,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重慶的正式解放是1949年的11月30日,距勝利之日僅差三天。
獄中的許曉軒給哥哥和愛人寫過書信,由獄友帶出轉交。
一晃三十三年過去。1982年,他的愛人姜綺華從上海回來,在白公館摸著許曉軒的照片痛哭起來。
離家時氣宇軒昂,再見面,已照片一張。
這個睿智從容的硬漢子,是《紅巖》小說中許云峰的原型,也是當年白公館革命志士的主心骨。
為國捐軀,英魂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