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對聯
01.
傍百年樹;
讀萬卷書。
南宋朱熹題江西九江白鹿洞書院聯。
02.
日月兩輪天地眼;
詩書萬卷圣賢心。
南宋朱熹題江西九江白鹿洞書院聯。
03.
干國家事;
讀圣賢書。
明代海瑞自題書齋聯。
04.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代顧憲成撰江蘇無錫東林書院聯。
05.
雖富貴不易其心,雖貧賤不移其行;
以通經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
清代張之洞題廣東廣雅書院禮堂聯。
06.
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先憂后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清代湖南長沙書院聯。
07.
學者當以天下國家為己任;
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清代廣西桂林書院聯。
08.
秋月照人,春風坐我;
青山當戶,白云過庭。
浙江會文書院聯。用“秋月”之明來比喻指點迷津,用“春風”之暖來比喻良好教育,用“青山”之靜與“白云”之悠來比喻情趣之雅致。
09.
蓮香入座清,筆底當描成這般花樣;
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湖南蓮湖書院聯。此聯既嵌書院之名“蓮湖”二字,又妙用“清靜”二字與之相應,清香撲鼻,靜水悅目,使人感悟。
10.
德參天地,道貫古今;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山東曲阜孔廟奎文閣聯。“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11.
尊王言必稱堯舜;
憂世心同切孔顏。
清代康熙題山東鄒縣孟子廟聯。“孔顏”指孔子和顏回。
12.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同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清代康熙題臺灣省高雄孔廟聯。
13.
齊家治國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
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門者,譬之官墻。
清代乾隆題北京先師廟大成殿聯。
14.
繼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
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
清代學者王士祺祖傳家訓聯。
15.
甘守清貧,力行克己;
厭觀流俗,奮勉修身。
清代孫寄圃家訓聯。
16.
入世須才更須節;
傳家積德還積書。
晚清書法家何子貞集《爭坐位帖》字聯。
17.
戳破窗紙容易補;
敗壞道德最難修。
近代王湘綺家訓聯。
18.
愿聞己過;
求通民情。
明代王陽明自題勉志聯。
19.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從何處吊英賢。
明代王陽明題北京東單西裱胡同于謙廟。
20.
行已有恥;
博學為文。
明末清初顧炎武自題述志聯。
21.
入則孝,出則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學;
頌其詩,讀其書,友天下之士,尚論古人。
明末清初顧炎武集句題浙江省杭州西湖敷文書院。
22.
過如秋草芟難盡;
學似春冰積不高。
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對聯。
23.
粗茶淡飯布衣裳,這點福讓老夫消受;
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事有兒輩承擔。
清代劉墉自題聯。
24.
慎交游,勤耕讀;
篤根本,去浮華。
清代左宗棠贈子侄聯。
25.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清代左宗棠自題聯。
26.
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曾國藩自題聯。
27.
倚天照海花無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國藩集句聯。上聯出自蘇軾的詩《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舊游》,下聯出自王安石的詩《伯牙》。
佛家對聯
28.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四川樂山凌云寺聯。
29.
大千世界,彌勒笑來閑放眼。
不二法門,濟顛醉去猛回頭。
山東棗莊龍泉寺聯。
30.
笑到幾時方合口;
坐來無日不開懷。
山東濟南千佛寺聯。
31.
人世大難開口笑;
肚皮終不合時宜。
近代陳寶琛撰山西大同華嚴寺觀音閣聯。
32.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開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浙江杭州上天竺寺聯。
33.
松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浙江杭州韜光寺聯。
34.
青山之高,綠水之長,豈必佛方開口笑;
徐行不困,穩坐不跌,無妨人自縱心游。
云南昆明西山華亭寺聯。
35.
問大士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頭。
江蘇南京雞鳴寺觀音樓聯。
36.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江蘇鎮江焦山定慧寺大雄寶殿聯。觀音菩薩手中的楊枝、甘露瓶,正是其救苦救難的法寶。
37.
一念即慈航,將以出世渡人,還須入世;
十年曾面壁,此是東方初祖,來自西方。
浙江普陀山千步沙望海亭石柱聯。上聯在贊頌觀音、宣揚佛學的同時,道出了大乘佛教“出世渡人,還須入世”的哲理,精湛而又脫俗;下聯敘述中國禪宗達摩祖師,從西方來到東土,在嵩山面壁十年參禪的故事。
38.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浙江蕭山觀音寺聯。
39.
六根未凈,六欲未除,聽此間暮鼓晨鐘,說方便法;
也不是真,也不是假,愿天下癡男怨女,作如是觀。
湖北孝感六也茶樓戲樓聯。
40.
見見見,非見非見,見非見;
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
湖北房縣鳳凰山觀音洞聯。
41.
蕓蕓眾生,善善惡惡一抔土;
茫茫大地,真真假假總成空。
河南水城普明寺聯。
42.
似洞非洞,適成仙洞;
有門無門,是為佛門。
浙江青田石門洞聯。
43.
佛云:不可說,不可說;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四川峨眉山息心所聯。
44.
此名山勝地,聽暮鼓晨鐘,云來云去空渺渺;
有椿樹稱天,任風刀霜劍,花開花落自年年。
四川峨眉山清音閣聯。
45.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浙江蕭山觀音寺聯。
46.
凈地何須掃;
空門不用關。
福建福州涌泉寺聯。
47.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了如來真實義;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是為波羅蜜多心。
河南開封開寶寺聯。
48.
青山白云常自在;
禪悅法喜悟無生。
清代乾隆題天津盤山云罩寺聯。
49.
觀從心底發;
音自靜中生。
聞楚卿題安徽六安觀音寺聯。
50.
度眾生在白蓮臺上;
挽浩劫于紫竹林中。
岳晨曦題揚州觀音山聯。
51.
慈眼視眾生,弘誓深如海;
慧日破諸暗,普明照世間。
趙樸初題揚州觀音山圓通寶殿聯。
道家對聯
52.
睡至二三更時,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無少長俱是古人。
河北邯鄲市黃粱夢呂仙祠盧生殿楹聯。
53.
卅六洞天仙世界;
五千道德古文章。
遼寧鞍山千山無量觀老君殿聯。此聯把神話傳說中上界的三十六洞仙和道家老子的五千言相對,同為道家之宗。
54.
意凝氣凝神凝,爐中煉就長生藥;
念住息住脈住,鼎內修成不壞身。
北京白云觀聯。
55.
問青牛何人騎去;
有黃鶴自天飛來。
四川成都青羊宮八卦亭聯。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道教中老子即太上老君,青牛是其坐騎。道教神仙,多乘黃鶴飛升仙境。
56.
與儒者同宗,座有仲尼爭問禮;
辭史官而去,世無尹喜不傳經。
湖北武當山三清殿聯。此聯寫的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事跡。
57.
大象無形,曰夷、曰希、曰微,負陰抱陽,幻而不幻;
上善若水,守雌,守黑、守辱,歸真反璞,玄之又玄。
湖北武當山老君殿聯。
58.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間好話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諦出我先師。
湖南簡寂觀聯。此聯是為道教爭地位。
59.
遇有緣人,不枉我望穿眼孔;
得天上道,只要汝立定腳跟。
天津呂祖堂聯。呂祖堂指供奉呂洞賓的道觀。
60.
五轉汞、七轉鉛、九轉丹,萬象皆清,洪爐中有真人訣;
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纖塵不染,蜀國南來小洞天。
李匯川題四川敘永灶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