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時候也許并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而是不喜歡它帶給我們的收益,或者更直接的說是收入,畢竟很多人都是在意money的,畢竟很多人都處于缺錢的狀態。
收益包括的范圍比較廣,包括了收入跟益處,其中收入包含了工資、獎金、提成、加班費、年終獎、高低溫費、節日費等其他,但是相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只有區區可憐的那一份工資;關于益處,它包含了工作環境、上下班距離長短、它帶給你的名氣、聲望、榮譽度等等。
但是對于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百分之九十甚至以上都是應該看重收入跟工資的。畢竟它是維持我們生存的基礎。拋開一切外界(家庭經濟條件、已有存款,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收入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水平。
收入就是工作的基石,頂梁柱,若是一個老板對你的工資計算的斤斤計較,他也就根本不關心你能不能活得好,想必,你也是沒必要為其傾注自己的時間跟精力了。
生活質量與收入成正比例關系,高收入決定高品質的生活,反之,低收入帶來相對較低的生活質量。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排除任何的偶然因素。
我們不能說貧窮的人生活的都不快樂,但是相對于富人來說,窮人對于生活的幸福度,滿足感肯定遠遠低于富人。
就拿犯罪率來說,一般的搶劫犯,偷竊犯都是生活不富裕的人,因為對于富人來說,做這些事情需要付出的成本或者代價實在太大,也太會影響他們的聲譽名望,他們肯定不可能去做這門冒險又不討好的事情。而對于窮人來說呢,他們本身就一無所有,出去搶點偷點最多就是做幾年牢,僥幸的話還有可能不被捉到,換來的卻是幾個月的“豐衣足食”。
我們拼命努力,只不過是想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雖然你都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真的能過上那種生活。
就像以前網上流行的一句話,一些外漂族去上海奮斗,奮斗個十幾年,也許只是為了能和本地人喝杯咖啡。
聽起來心酸又無奈。
可悲又可憐。
我們要擺脫原生態的家庭,也許付出的要比我們想像的多,而且成功的概率小的可憐。
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在拼命的努力著,熬夜,加班,改方案,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
即使網上,生活中因為過度耗費健康換取自由的例子每年都在劇增,過勞死,猝死,癌癥,無一不是以命換生的一種結局。可是每年這么做的人依舊在增加。
也許那些天生優越的人無法理解,為什么《歡樂頌》里的安迪問她爸爸如果知道她的出生會怎么做?她爸爸很長時間都露出驚異恐懼的神色并且毫不猶豫的說出我會掐死你。
不是她的爸爸不愛她,也不是她的爸爸是個惡魔,如果不是她爸爸經歷過那種被瘋女人折磨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如果不是她爸爸害怕他女兒也會變成那個樣子,甚至遭人凌辱,又怎么會說出那樣的話。
窮人無法理解富人花上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去吃一頓飯,富人也無法理解窮人為什么吃一頓飯都要盤算著心思去省。
你所不理解的那是你所未經歷的。
可是無論如何,我都絕對不贊成耗費健康、生命去干某件事。
生命健康如同所有0前面的那個1,失去1,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
可是除了努力以外,我們似乎毫無選擇!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愿意,你所得到的能夠對得起你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