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了《追風箏的人》,劇情從主人公重返阿富汗開始進入高潮,之前的平鋪直敘終于有了質的改變,我總算看到了這篇小說最震撼人心的地方。盡管本文是虛構的,但故事仍然真實得讓人發怵。
主人公名為阿米爾,是阿富汗的富二代公子哥,他家的仆人名為阿里,阿里的兒子叫哈桑,阿米爾與哈桑一起長大。哈桑是一個兔唇男孩,民族等級低下,為奴為仆仿佛是他生來的使命,他視阿米爾為最好的朋友,為阿米爾愿意做任何事情。幾十年前,兩個少年一起玩耍,一起惡作劇,他們最喜歡放風箏,哈桑技能高超,總能順利割斷別人的風箏,準確判斷出落馬風箏的方向,穩穩的抓在手里,讓阿米爾帶回去炫耀,而阿米爾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一年一度的風箏大賽中取得最好的成績,向嚴格的父親討要一點關注關懷。如往常一樣,阿米爾表現出色,并在哈桑的幫助下順利成為第一名,哈桑替阿米爾在大街小巷中追風箏,沖著阿米爾喊“為你,千千萬萬遍”,而就在這最后一追中兩人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哈桑是不幸的,因為他在追風箏過程中遭到了性侵,一人難敵六手,最終屈服。阿米爾目睹了一切,但他害怕自己也被傷害,所以選擇窩在角落不出聲,眼睜睜看著哈桑受難,他的不作為最終給了他大半生的懲罰,至此之后阿米爾一直陷入深深的內疚中。哈桑到底是否知情,阿米爾不知道,但他潛意識中總覺得哈桑看到了畏縮的自己,而哈桑對他如此忠誠,從未提及此事,依然對他畢恭畢敬,這令阿米爾更是無法釋放自己的愧疚,在日復一日的折磨中,阿米爾終于無法面對哈桑,無法和他純凈的靈魂相視,于是阿米爾用了最古老的栽贓陷害,將哈桑和阿里趕出了家門。但,這只是他不幸的開始。
阿富汗爆發戰爭之后,阿米爾與父親逃到美國,他遇見了自己的妻子,順利成婚,卻始終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父親也因病離世。每每思及此,他總會想到哈桑,想到幼年時犯的錯,思忖是否是真主在懲罰自己?塔利班摧毀了他們的家園,等阿米爾再次得知哈桑的消息時卻只得到了他的死訊。所幸哈桑曾為他留下一封信,訴說了對他的思念,可惜阿米爾再也無法跟他說聲對不起了。阿米爾還未從哈桑的死訊中恢復過來,父親的朋友又帶給他一個晴天霹靂: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阿米爾總算明白了父親對哈桑與阿里非同尋常的態度,理解了父親的為難,原諒了父親的錯。如今他要替父親和自己還債,他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他要找到哈桑的兒子索拉博!
文章從此刻進入大高潮,當阿米爾終于見到帶走索拉博的人時,卻發現他是當年傷害哈桑的人,而他因為特殊的癖好再一次傷害了哈桑的兒子!讀到這里我異常震驚,為什么壞人總能活躍在社會上,為什么這種人渣還活著,還成了殘殺同胞的屠夫!我想,這就是阿富汗的悲哀吧,弱者總會被欺負,而欺負自己的也許就是那些比你活得稍微強一點的身邊人,自相殘殺在戰爭國家永遠不會停止。
最終,阿米爾帶索拉博回到了美國,但傷痕累累的小男孩早已失去了健康生活的希望,他沉默著活在阿米爾的生活中,像一個細碎的瓷娃娃。為了打開索拉博的心結,阿米爾為索拉博再一次放起了風箏,在追風箏的過程中索拉博慢慢奔跑了起來,就像年少時的哈桑,眼神機敏,而這一次換成阿米爾去做追風箏的人,他沖著索拉博喊:為你,千千萬萬遍。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我相信阿米爾最終會追到自己的風箏,索拉博一定會成為他的救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