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行動、分享” 這是行動派的企業核心理念,在我個人成長的路徑中,這個理念一直影響著我,其中的關鍵在于:行動。這兩年我不斷踐行的就是行動,去讀書,去學習,去復盤,所有的成長的累積都是三個字: “滾去做”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在這次無保留分享會上,琦琦告訴我的那些事。
一、你和夢想之間差的是什么?
真正能幫你實現夢想的,是把你的夢想寫下來,做出來。
以前我以為夢想是個形容詞,后來發現不是,夢想實際上是個動詞。夢想一定要寫下來,寫下來以后會具象化,然后植入你的腦袋形成潛意識,于是你總會被你所寫下夢想的一切所吸引過去然后實現它。
這一點我不做贅述,行動派有專門的夢想清單公益課,對夢想清單興趣的童鞋可以戳下面的鏈接。
https://weibo.com/tv/v/HdI5z3dkQ?fid=1034:4332675654439372
二、有助于個人成長的踐行是什么?
1、讀書與學習
- 多閱讀,多實踐,多做一點點。
- 每年給自己一個新的學習目標,每年學一樣新事物,十年后會如何?十項全能。
- 分享有價值的、能幫助他人的事情,不說是非,不論八卦。
- 讀書會、觀察是最好的老師。
這點上,我特別認同,我非常建議尤其是年輕的童鞋,要多參加讀書會或者學習型社群,因為可以在分享的過程中搜集別人的活法,觀察別人為什么比你活的精彩,你不走出去,永遠不知道人生原來還可以這樣過。
2、感恩日記
感恩是個很高頻率的事情,可以帶給人強烈的幸福感。我們很多時候只關注自己沒有得到什么而為此傷心苦惱,但可以試著每天想想今天你需要感恩什么,哪些事情讓你覺得開心,幸福?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覺得沒啥可感恩的啊,我不覺得什么事情讓我幸福和開心,琦琦說:“你有沒有想過,可能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一種恩賜;你穿的衣服也在無形當中支持著你每天的行動;你用的物品也在默默幫助你提高效率或幸福感。
感恩不僅僅是對人的,還包括了自然中所有的事物。
《感恩日記》一書的作者賈尼絲曾堅持一年持續不輟地寫下感恩日記,一年之后,奇跡發生了!發自內心的感恩讓她和丈夫重新珍惜彼此的婚姻;正向思考讓她與孩子們更加親密;積極正面的態度,明顯提升了她的工作效率;因為紓解壓力、睡眠改善,她越來越健康,不知不覺減輕了5公斤!
如何踐行:每天寫下三條值得你感恩的事情。這些事情會成為你口袋里面的星星。
3、找對方向投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和精力?
琦琦告訴我,踐行6:4原則,即60%的時間花在年度的主方向上,40%的時間花在2-3個興趣領域擴散上。以年度為單位每年設置一個主方向。
余華說:“沒有什么比時間更具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時間花在那里,結果會告訴你。
三、不同的階段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1、階段一:職場中
在職場中,要在工作不計回報的、狠狠的打磨自己的能力。這個不光是給新入職場的小白,對職場中的老油條同樣適用。在舒適區之外的學習區刻意練習。
行動派和諧的企業文化吸引著很多迷弟迷妹們想加入,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和諧的背后,是對工作的極致要求,文案沒有改夠20遍都不好意思上交,加班到深夜,對著屏幕哭完繼續改,這都是行動派員工的常事。但這樣打磨后的員工,一個人可以頂一只隊伍,很多從行動派出來的人,都自行創業或成立的個人品牌。
這個階段,你的回報就是:能力就是競爭力。
2、階段二:成長中
成長過程中的個體,需要不計投入的去不斷學習和行動。在學習中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迭代更多技能,再把這些體系和技能去做行動方案,按行動方案去執行,去分享。
成長是需要持續一生的功課,引用我最近正在看的《德米安》一書中所說“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后再心中堅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strong>。
這個階段,你的回報就是:找到和選擇出你的賽道。
3、階段三:實踐中
在前兩個階段的打磨后,你已經到了自己的方向和賽道,那就需要進行實踐了,實踐的兩個方向:
- 成為IP,即有價值的個人品牌
- 商業價值:團隊與管道
說到個人品牌,在現在流量即價值的時代,涌現出成千上網的個人品牌,比如抖音,在小的個體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但有價值的個人品牌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 思維。關注點要超前而且需留意成長中的小趨勢,要站在山峰頂端。
- 能力。需要專業、師承與嚴格的標準,絕不是隨便聽聽課,把別人的課程搜集、重組后拿來的東西。
- 態度。要誠信、謙遜、舍得與協作。
四、逆襲與趕超的另一種方式是什么?
分享一下琦琦在徒步戈壁的故事:
她說,剛開始走戈壁的時候,她的創業導師問她“想不想走完全程,如果想,你只要記住一件事就夠了—就是一定要保持節奏,不管別人走的快與慢,跟你都沒有一點關系,你不要去看任何人,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的那個節奏,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這樣你就能走下來”。 于是行走的過程中,當身邊的人一個又一個超過她的時候,她問自己:“你想不想加速?”結果發現自己更想保持體力。在別人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她問自己:“你想不想休息?”內心告訴她自己更想繼續走。在整個徒步過程中,一直踐行導師講的‘保持自己的節奏’這句話后,最后她發現自己走完全程走的好輕松呀,沒有像其他中途退賽的學員那樣腳被磨了水泡,還得了第一,然后發現原來活在自己節奏里的時候,自己是最快的那個。
琦琦說,逆襲與趕超的另一種方式是,保持你自己的節奏。
很多時候我們活的很著急,看睡在上鋪的兄弟賺到錢了,著急,想著自己哪天才能一夜暴富;看自己的閨蜜嫁到好人家了,著急,盼望著自己什么時候能邂逅個豪門公子,但有沒有試著問問自己的內心,你期待自己用什么樣的速度走自己的人生?更多的時間,我們需要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與他人做比較,跟隨自己內心想做的,找到了自己的節奏。用能力創造財富,用自由獨立邂逅美好的愛情。琦琦分享會還有兩個對我影響很大的點,一個是起心動念之間,種出好種子,另一個是在商業模式中,應該保持怎么樣的思考方向。這兩個內容我將另寫一篇分享,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