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過往的生活中有哪些片段是最讓你佩服自己的?有哪些歲月是能用激情燃燒來形容的?
生活的多數狀態都是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當人的工作和家庭逐步穩定下來之后,人會慢慢適應這種節奏。可是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還是那些為了一個目標充滿了激情、進行艱苦卓絕奮力拼搏的歲月,這些歲月,你的渾身都充滿了斗志,充滿了力量,也不會覺得累,那些歲月最值得自豪,最有價值感。
1.跑在朝圣之路
2015年夏天,因為一個偶然機緣,我開始喜歡上了跑步。尤其是那個秋天,基本每天都跑4公里,多了能跑到7、8公里。晚上吃完飯之后,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開始換上運動裝備,先從腳踝到頸部熱身,然后打開手機運動軟件,戴上藍牙耳機,就開始撒丫子跑了。
現在還能記得那時候的景色,感覺特別開心。一樣的景色,不一樣的心情。跑起來的時候,雖然身體一直在運動,但內心很安靜,所有的開心不開心都可以得到釋放。跑著跑著,會想通一些事,也會放過一些事,會覺得很多困擾豁然開朗。跑著跑著,有時會突然笑出來,有時也會突然哭出來。
跑的多了,也會尋找自己的興奮點。通常是在跑到5公里左右的時候,就會跑嗨了,有時會跟著耳機里的音樂唱出來,吼上兩嗓子。那段時間,手機里的音樂大部分都是節奏感強、充滿激情的,那些節奏緩慢的靡靡之音不再適合我的心境。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關注跑步健身的專業知識,自己經常跑步的同時,還去健身房鍛煉,也經常學習瑜伽。感覺整個人都充滿了激情,很積極向上。
跑得最多的是2015年的9月份,那個月跑了接近100公里,都是在家附近累積的跑量。單次跑的最多的是2016年的夏天,有兩三次跑了10公里,其中一次是因為去北京買了新跑鞋特別開心,所以趁熱打鐵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了10公里。另外一次還因此由于車輛違停被罰了100塊錢。2017年1月份,利用整整一天時間環繞廈門島騎行50公里。這些就是我的成績單了,非常自豪。
可惜好景不長,不知是因為跑量過大還是姿勢不對,或者是裝備不合適,腳底板起了腳繭,直到現在有小半年沒再跑。天氣慢慢暖和了,我想,還是要繼續鍛煉起來,不只是為了有個好身體,也是為了好心態。
2.象牙塔上仰天長嘆
復習考研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
本科的課程大多是臨時抱佛腳,平時的課程算不上得過且過,但也沒下多少真功夫。到了復習考研的階段,就要拿出真本事,下足了血本,才能有回報了。
我算是比較喜歡走在前面的一類,秉承著“笨鳥先飛”的人生格言,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慢慢準備,大三后面的暑假也是一直在學校附近租房參加培訓班學習,到了大四階段,就是真正的下苦功夫的時候了。一大早,穿得暖暖的,也不再在乎好看不好看,背上書包,提上水壺,就奔向餐廳了。早上基本都是去自習室最早的,最早的一批去餐廳吃早飯,最早的一批去自習室背政治,中午吃完午飯再背英語作文,然后再回宿舍午休,下午再扛著困意繼續去自習,為了不讓身體垮掉,晚飯前還安排了去操場跑步的時間,每天晚上都會學到自習室關門,大概是10點。如此周而復始。
印象最深的是學習了整整一天之后,夜里從自習室出來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著天上的月亮,忽然放聲歌唱“唱~山歌~哎~這邊~唱來那邊和~那邊和~”感覺這樣就把心中的所有感情都釋放了出來,大呼了一口氣,同行的舍友見我這么爽朗,只是一個勁兒的笑。
到了后面的階段,身體還是有了反應,虛脫了,腹瀉、上火、便秘,各種不適輪番上陣。
考試之前,看著那些拖著行李、扛著畫板去賓館入住備考的大軍,瞬間有種慷慨激昂或者從容赴死的豪邁。
終于,還是堅持著考完了所有項目。雖然,最終考上了但是沒有去讀心愛的211大學研究生,但是每當回想起那段時光,心中都不自覺會引燃一把火,將自己的心燒得火紅火紅,還夾雜著有噼噼啪啪的響聲。
3.工作中連續奮戰
最近在工作中也是差不多這樣的狀態。領導安排我單獨負責一個項目,因為自己是首次負責整個項目,很多事情都是現學現賣。從剛開始的現場清點,到后面的內業核對匯總、分析整理數據、編寫報告,都是自己拿主意,感覺差不多了再找領導審閱,領導核對之后自己再修改。外業的階段,在外面一待就是半天,這半天基本不上廁所,因為不方便,也基本喝不上水,因為沒時間。內業的階段,一邊整理思路,一邊順著思路整理數據,每天都來來回回往返自己和領導的辦公室好幾次。
到了后來,感覺自己像是電腦一樣,快要死機了,腦子快要轉不動的樣子。可是,去給領導看了之后,還是發現有可以改進的空間。這個過程其實是很有意義的。思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進步的,能力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提升的。
每當你感覺自己已經很盡力了,已經快要不行了的時候,不妨停下來回頭看看,你確實已經很不錯了,給自己一點安慰,然后向前看,其實,你還可以更棒!
4.閨蜜的信仰
前陣子和閨蜜聊天,她說到自己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這段時間感覺和學校里差距好大,工作上遇到了太多奇葩事和奇葩人,很想念那種在學校里可以為了一件事一個目標,全身心一直不懈努力的狀態,尤其是自己信仰佛教的那段時光。說到這里,我也回想了一下當時的情景。
那是前年的夏秋之交,我去天津游玩,借宿她讀研究生的宿舍。她接我的路上,問我想吃啥,總得盡一下地主之誼,我說我都行。她說到自己最近信佛,一直吃素,可能沒法陪我一起吃肉菜,但是我可以自己吃肉菜。我特別好奇,在自己身邊的人尤其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信佛教,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看我好奇,她也興致勃勃地講了起來自己在信仰佛教這件事上的付出,堅持吃素就是其中之一。就在我去見她之前的幾天,她剛剛打破了自己的連續2個月吃素的記錄,她也為此懊惱不已。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晚上,同學們都相約出去擼串兒,有同學出于禮貌勸她稍微吃一點,她自己也沒抵擋住誘惑,就吃了幾口。已經連續吃素2個月的她身體已經基本適應了沒有肉食的飲食習慣,突然吃肉,反而有點不舒服,事后當然是心情極度不爽。其實剛開始吃素,她也有點不適應,但是對于教義的信仰,讓她一直堅持了下去。沒成想,被這一口肉給破了戒。然后在我去天津之前的幾天,她又重新開始吃素。
其實,對她更多的佩服和仰望,在于她的付出和堅持。當我躺在她宿舍的床鋪上玩手機的時候,她在下面桌子上做著自己每天的功課——用計數器記錄自己念心經的次數。而且她的計數,在和我一起游覽觀光的閑暇之余也一直在進行。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往事如風,過往不可追。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長度盡力拓展生命的寬度,這是一個需要一直思考的問題。希望我做的一切,都可以讓自己感到自豪,都可以成為向世人夸贊的資本,都可以成為行將就木時無愧于此生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