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插嘴#
外婆和鮑小妹的媽媽聊天。
鮑小妹的媽媽發愁鮑小妹太瘦,吃飯不好,吃配方奶也不好。求教外婆是怎樣把小喜樂喂養地不胖不瘦,結結實實剛剛好。
外婆說,少零食多吃米飯蔬菜適當吃葷,正餐準時。又說:小喜樂現在還早晚兩頓母乳呢~。
鮑小妹的媽媽驚奇。
小喜樂神插嘴說:寶寶馬上就要和媽媽的neinei再見了!
全場笑翻......
希望這是他真實的內心表達。
2016.10.13.
#父母的耐心#
赴美以前,小喜樂已經不吃夜奶這件事很令人興喜。但出趟遠門,似乎又有些倒退。細想想,這么小的孩子短時間內遭遇陌生環境,轉回頭吃母乳尋求安慰是多自然的事。就連鳥兒要高飛,翅膀也會有上有下,身體也會一起一伏。有退有進,這是任何事物保持前行的自然規律。
就這樣,回來后,又任由他夜奶好幾天。一周后,突然只嘬了兩口,就幫我把衣服拉拉好,說:寶寶吃好啦!我再三再四跟他確認,都不改口。只補充了一句:媽媽把neinei擠掉,不要給9樓的小弟弟吃。??不知道這又是想了哪一出?
在腦子里順了一遍早年當老師時的教育經驗,和懷孕后更新閱讀過的育兒知識,意識到是小朋友的物權意識有所萌發。
開始通告全家,配合保護小喜樂新萌發的物權意識。比如:拿他的東西要征詢他的同意,不要隨便勸他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不愿意分享的自己的玩具(公共玩具除外,公共玩具誰先來誰先玩,排隊一個個來,愿意的話也可以一起玩)。物權意識保護不全的小朋友是很難體會到分享的快樂的。那些愛搶別人玩具的小朋友往往是物權意識不被滿足的典型(小月齡除外),他們常常被父母呵斥著教導著不要搶去分享,而不能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去分享。
與此同時,送了本《再見,媽媽的奶》的繪本給他讀。
起初他很抗拒!外婆一讀到和媽媽的奶再見,小家伙就憋著嘴,委屈得要哭,然后推開書推開外婆直說,不要不要!不要和媽媽的neinei再見。
等我睡前再捧起書問他要不要聽這個故事的時候,他顯然一副已經自我調整好了的表情說:好!
聊會天才知道,他說服自己的理由是:現在不和媽媽的neinei再見,以后和媽媽的neinei再見。
我趕緊趁熱打鐵對他的新認識給予肯定:對!不是讀了這本書立刻就再見的,是慢慢的再見,過了2歲生日再見。于是他很愉快地接受了這本書和里面的內容。讀到寶寶長了整齊漂亮的牙齒,可以吃好多好東西啦!他自己一個個補充,如數家珍。讀到即使不吃媽媽的neinei,媽媽也會愛他,陪伴他,他也帶著幸福的語氣連連稱是。
故事讀了幾天,他又會背了,也時不時自言自語說準備和媽媽的neinei再見。
這么溫和不激進的洗腦,沒有不必要的情感傷害,效果也指日可待。
常常講,做父母需要耐心,耐心總是體現在幫助孩子成長的每一小步上。
2016.10.16.
#離乳記#
說來,真到這一天,我心里卻有些不舍。凌晨早早醒來,仔細回憶生怕忘記。回憶這兩年自己有沒有抱怨過,是否珍惜過這段寶貴親密的25個月2周,怕忘記摟他在懷里的感覺,他發出享受的哼唧聲,時不時抬頭望向我,眉眼都是滿足的笑意。
如果心生怨念,也只能怪這細菌性咳嗽太過兇猛。至今已經一月有余,起初為了他每天1-2頓奶,只硬氣的扛著,遍嘗偏方,也僅僅是緩解不得根治。愈演愈烈到傳染給了他,咳嗽發燒人生第一次掛水。
于我而言,咳嗽終究不是發燒,扛是扛不過去了。12月12日一早,喂好最后一頓奶(我也沒料到這會是最后一次哺乳),終于決定看醫生,也終是要吃抗生素扭轉困境。雖然翻查了許多藥典資料,咨詢了很多醫生友人,以及主治醫師一致認為,藥物半衰期一過,對一日1-2頓母乳基本沒有影響,也認為細菌病毒會通過母乳傳染一說是無稽之談。一路上都在斟酌,他在吃藥,我也在吃藥,即使半衰期過了,終究還是會藥物作用疊加的吧......
當日與喜樂商量,今天不吃媽媽neinei吧......媽媽吃藥了,藥物會通過媽媽neinei傳給寶寶,寶寶吃了也許會有影響,比如萬一看不清麥昆怎么辦?看不清所有汽車怎么辦?所以,我們改喝牛奶neinei好不好?你現在喝牛奶也不會過敏了呢!沒想到,他很爽氣得說:好。又說:等媽媽病好了,不吃藥了再吃媽媽neinei。這句話讓我小小難過,因為他心里還有對母乳的期待。卻只能在心里歉意滿滿:對不起了寶貝,媽媽一直堅定堅持讓你自然離乳的,可是媽媽病了,總不能好,還傳給了你,媽媽再不好,我們要一直反復相互感染下去,媽媽只能選擇引導離乳了,這個選擇讓媽媽也很無奈……比起母乳,你的身體健康顯然更重要。唯一慶幸的是,媽媽堅持著堅持著,就哺乳過了你2歲。媽媽不想說,為了這2年多的堅持,媽媽放棄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和你給予媽媽的比較,那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和很多早早斷奶的寶寶比較,你也幸福很多了。
意料之外,他安靜配合的度過了頭三天。看來之前給他講的繪本故事,以及奶精靈的傳說對這件事情的鋪墊還是有效果的。
12/15,離乳第四日。一早還未起床,就強烈要求吃neinei,被我婉拒,嚎啕大哭,全家輪番上陣擺事實講道理,各種利誘,平時喜歡的摟摟抱抱親親、喜歡的書本玩具食物統統不起作用……我也糾結壞了……不得已把所有人趕出屋子,留我倆獨處。
媽媽:不能吃媽媽neinei你狠傷心對不對?
喜樂:(帶著哭腔)對~我要吃媽媽neinei,不要吃牛奶neinei……哇~
媽媽:媽媽知道你狠傷心的,寶貝對不起。媽媽很愛你,不管你吃不吃媽媽neinei,媽媽都很愛你。你記得媽媽給你講的故事么?
喜樂:(還是抽泣)記得~媽媽會拉著寶寶的手睡覺,帶著寶寶去媽媽星玩,媽媽會保護寶寶,寶寶是大寶寶了,長了牙齒能吃好多東西,奶精靈要去照顧沒有牙齒的小寶寶了......可是......哇~我要吃媽媽neinei,要吃要吃~
媽媽:寶寶乖,好懂事的。你難過,就哭會兒,媽媽陪著你好不好......
喜樂:好~555~
哭了快一個小時,終于說:媽媽!我要喝水...…一般他提出喝水就是情緒有緩解的跡象……眼淚哭完了是要補充水分的。又說:媽媽幫我擦擦(眼淚)…媽媽抱抱。終于肯讓我抱了!心下釋然,聊天安撫一頓,他提出要喝牛奶了,說媽媽的病還沒好,還在吃藥,喝牛奶neinei是一樣的。這天再無要求。
12/16,離乳第五日。我一直以為他最離不開的是晚上的睡前奶。可事實上他看重的是一早的離別奶。這天依舊在同樣的時間嚎啕大哭,要求吃母乳。可哭鬧的時間縮短了半小時。另外半小時變成他允許我用講故事代替吃母乳(能給的安慰)。
故事說巧虎的妹妹小花出生了。小花在午睡,巧虎大叫媽媽!把小花妹妹嚇著大哭醒了。喜樂馬上說:寶寶以為媽媽不給寶寶吃neinei,寶寶嚇哭了......他可以說出自己的擔憂,我的心也寬了。這天再無要求。
12/17,離乳第六日。醒的早,寫下這些帶有情緒糾結的紀錄。等著他再一次的哭泣與不安。可他只是翻身把手放在我胸前睡了好久,自言自語央求過,又睡著,再醒就直接爬起來說:寶寶要起床了!言談中也不避諱我提到媽媽的neinei……很希望這是安全度過離乳恐懼的信號。
2016.12.12,25個月,2歲2周整。最后一次母乳。37度的母愛,讓你兩年來基本健健康康的,雖然偶有感冒發燒,但都是小case。沒打過針,除了定時兒保、一次嬰兒玫瑰疹,一次食物過敏,一次飛絮吸入引起的支氣管炎,基本少跑過醫院,小區里的阿姨因此都叫你幸福的小喜樂。那么,幸福的小喜樂,離開媽媽的溫度,希望你一直健康快樂。加油,兒子,你人生的第一次斷奶。
2016.12.17.
#離乳后記#
周五加班至晚十點才到家。邊熱飯菜邊聽我媽說:晚上小喜樂要求讀《再見,媽媽的奶》。
哦?!我好驚訝。從離乳以來,他表現都很棒,沒給大人添任何困擾,只是不再要求讀這本書了。有時我忍不住懷疑是否真的做到了引導式離乳,還是說仍然對他心理有傷害?
我媽接著說:他自己邊聽故事邊說:寶寶愛吃蔬菜,特別是花菜,寶寶是花菜小王子,寶寶還愛吃各種顏色的水果,愛吃肉肉,更愛喝牛奶。寶寶真的長大了,已經不吃媽媽的neinei了,但寶寶還可以摸一摸媽媽的nainai??……媽媽還是像寶寶吃neinei的時候一樣,會牽著我,會親親我,抱抱我,拍拍我,陪我上課,和我做游戲,沒有什么變化……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寶寶好幸福!
哦~他的描述很真實,孩子心里都門清呢。我那顆微懸的心也在這天徹底放下。
2017.3.5.
#奶精靈外傳#
奶精靈在我們家,就像圣誕老人一樣,是個神圣的存在。
斷奶以前除了給他講《再見,媽媽的奶》這本繪本做鋪墊之外,還給他虛構了一只奶精靈。說寶寶來到媽媽身邊,還沒長牙齒,奶精靈就住進媽媽的neinei里,和媽媽一起陪伴喂養他。寶寶長大了,有牙齒會吃東西了,奶精靈要飛走,去照顧別的沒長牙齒的小寶寶了。但是奶精靈會想念他,有空會回來看看他。
兩歲生日前后,母乳次數已經主動變為安慰式的一天兩頓。那時候的奶精靈開始偶爾忙于照顧他,還忙于出差照顧別的小寶寶。有時到喜樂飯點,奶精靈還沒回來,他會讓我打電話催催,會問怎么老堵車。
兩歲生日,爸爸外婆都出遠門的情況下,奶精靈送了他一輛黑色敞篷車,后備箱還有一封奶精靈寫給他的信(當然是我寫的)。
再后來他正式斷奶,我偶爾會告訴他,奶精靈又打電話來問他好不好了之類。對奶精靈的喜愛、信任升級到奶精靈的話都值得一聽,奶精靈送的東西都值得珍惜。
有陣子,里昂先森覺得奶精靈特好使,就頻繁提及頻繁使用。他投案自首時,我鄭重警告他,圣誕老人一年也才出現一次,奶精靈必須限量使用,否則喜樂心里該出現審美疲勞了……
201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