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六字大明咒時如何觀想
無論我們誦經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個殊勝的攝持: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后行回向殊勝。首先,念佛、誦經、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念誦的過程中,是以什么樣的心態來念?最后,功德回向給誰?無論做什么,都要具備這三個殊勝。具備了三個殊勝,就是解脫的因,就是菩提的因。
六字大明咒也有具體的修持方法,按儀軌去觀,按儀軌去修,這是最如法的。如果沒有按儀軌修,也可以觀想觀音菩薩在自己的前上方,自己一念觀音心咒,就和觀音菩薩溝通了,觀音菩薩發光,照耀自己以及一切眾生,消除了業障(或者觀想觀音菩薩降甘露,洗凈業障)。自己和一切眾生身口意得以清凈了,獲得了和觀音菩薩無二無別的成就。
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你這樣去想,去念,身心就能得到加持,得到成就。主要是心要定下來,要有誠心和堅定的信念,這個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能超越一切。我們今天念阿彌佗佛也好,祈禱觀音菩薩也好,都要有這個誠心,不能三心二意,那樣你得不到加持。因為你的心沒有定下來,不是一心。一心的力量不可思議,無論你祈禱佛、祈禱菩薩,還是祈禱上師,都一樣。如果能做到一心,一定能得到加持。
如法誦持觀音心咒,明理才有穩固信心
得到灌頂以后念這些咒,加持就大,成就也大。沒有得到灌頂,只有傳承,加持力小,成就也小。如果接受灌頂,進入密乘,在五種圓滿的基礎上,通過兩個次第修這些咒語是最如法,最殊勝的。如果沒有這些,也可以念誦,也可以修持,特別是金剛薩垛心咒。上師法王如意寶曾經開許過,沒有灌頂的人也可以念誦金剛薩垛心咒。
觀音心咒包含了三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的內容,也是三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的精髓,如理如法地念誦觀音心咒,就等于念誦所有的經典了。所有的上師三寶的加持力、一切法的本性的能量都凝聚在觀音心咒里,所以它有很大的功德,很強的加持力和廣大圓滿的含義。下面簡單地說說“嗡嘛呢唄咪吽”這六個字的含義。
觀音心咒
“嗡”有很多方面的意義,在這里可以理解為皈依。
“嘛呢”是隨意變化的如意寶珠,用來比喻我們的本性。萬事萬物一切法都是它的幻化。我們回歸本初、見到本性的時候,它就會隨意變化。什么叫隨意變化?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這個時候才有心想事成,才會一切吉祥圓滿。
“唄咪”是紅蓮花,用來比喻人的本性清凈無染。我們的本性就是心性,像紅蓮花一樣,它生長于淤泥之中,但是不受染污,無論泥如何臟亂,也不能改變蓮花的潔凈和清麗。我們的本性能變幻出一切法,輪回也好,涅盤也好,凡夫也好,佛也好,都是它變的,但是它的本體是無相無塵的,沒有任何分別和不凈的染污。
“吽”也有多層次的意義,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摧毀一切障礙,迅速顯現本來覺悟的功德,早日達到最終的目的地。
這六個字的意義是,“皈依觀世音菩薩,愿我通過您的大加持力,使我本具與您同樣的清凈無染、隨意變現的自性功德迅速顯現,隨意達到我愿達到的目的?!边@是簡單的理解。詳細地說起來,三藏十二部一切顯密經典的內容都包含在這六個字里,那就特別廣大了。
我們為什么講這些呢?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什么也不明白還修還念,就叫盲修瞎煉。信心是從哪里來的?信心是從明理中來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有信心了,才能在上師的引導下聞思修,才能解脫,才能成佛。
念觀音心咒時,有時觀想佛菩薩,有時觀想眾生,如法嗎?
修法的時候一定按傳承、按儀軌、按上師的要求,這就行了。不要再往里面加別的,不要再去想別的什么,這都不如法。你真能夠如理如法地觀想了,這就足夠了;若是還特意去想其他的,就已經耽誤了自己的修行。如果修法、觀想的時候,相續中自然地產生了一些念頭,那就讓它自然消滅就行了,不要特地去想。按儀軌、按傳承做就行了。(來源:南普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