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婚姻很短暫,
只維持了60年。
——《短暫的婚姻》
文丨舊故麻袋
∨
相信大家都知道陳奕迅前段時間發了一張新專輯,其中《誰來剪月光》這首新歌甚至還在《中國新歌聲》的現場唱過一遍,音樂悠揚婉轉,似乎在敘述一段惆悵的往事。
而最近,根據陳奕迅這張專輯衍生出的浪漫音樂劇《短暫的婚姻》一經放出就點贊無數,很多網友瘋狂為陳老師打call!很意外,這套ViuTV的高分新劇,在向來嚴苛的豆瓣創下8.9的高分,目前穩定在8.8分!
當然也有網友開嗆,說:不過就是為了給陳奕迅專輯做宣傳,整部電視就像是一部加長版MV。
這位網友說的沒錯,其實這部劇的目的,就是為了迎合陳奕迅十月新專輯而特意開設的短集電視劇,就是那么傲嬌,畢竟優秀,因為這部劇的好看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了它作為附屬宣傳品的價值。而且該劇只有5集,每集只有23分鐘,加起來不過就是看了部片長100分鐘的電影,簡直是短片黨的福音。
《短暫的婚姻》是一個聽上去略顯隨意的劇名,但看了電視之后才覺得意義非凡。正如我自作聰明的以為Galen和Malena的結局一定是“在一起”,但我卻猜到了開頭,并沒有猜到結局。
“短暫”,一方面說時間上的短暫,一方面說心靈上的短暫。就像結婚了60年的老夫妻,丈夫在太太的葬禮上回憶了60年來婚姻生活的細節點滴,仍說著“我的婚姻很短暫。”
該音樂電視利用簡單的人物關系,不簡單的人物故事以及細致而復雜的人物情緒,通過簡單對話一步步推動故事發展,臺詞不多,但句句經典。
這和我們理解的港劇有些不一樣,甚至不知不覺會覺得自己在看的是一部臺劇,去年臺劇《荼蘼》的經典臺詞還扎心的歷歷在目。而如今,港劇也可以將故事拍的那么雞湯和小清新,甚至把兩個中年人的曖昧情愫拍得如此順眼。
由于臺詞不多,鏡頭畫面就成了敘事的主線,《短暫的婚姻》中,導演不僅擅長用鏡頭敘事,還很會利用拍攝技巧和剪接手法,鏡頭講究構圖,再加上性冷淡風的濾鏡,文藝范十足。
港式清新的情景,簡潔的對白,以及恰到好處的留白,讓人看得入迷,再配上陳奕迅低沉的嗓音獨白,閉起眼聽就像廣播劇般靜謐舒緩。臺詞少而精,值得回味和深思。
陳奕迅一直以來都以比較快樂與浮夸的形象示人,但浮夸搞怪的陳奕迅其實很適合深情到極致到偏執的角色,當他開始收起笑容,頹喪認真的時候,尤為迷人。
在劇中,Eason一改詼諧本性,飾演一位經歷過喪妻之痛的中年男人Galen。這個角色甚至略帶些病態,太太去世后,他時常獨自徘徊在香港的馬路與街角,在夜深人靜的小巷來回踱步,或走到天臺凝望遠方,神情孤寂哀傷。他走不出喪妻陰影,不去工作,也不會處理與兒子的關系,他思念妻子,開口閉口都是“阿敏呢......”、“我太太以前(生前)......”,甚至用亡妻的品味來布置新居,深情到讓人毛骨悚然,他活在過去,深陷泥潭,直到樓下搬來了一家三口。
當Galen與搬到樓下的人妻Malena不期而遇,他意外地在她身上看到了前妻阿敏的影子。兩人的長相打扮都很相似,作為觀眾的我都弄混了她們好幾次,所以有理由相信Galen對Malena的那種曖昧情愫基于對前妻的愛。
就像后來Galen對Malena說的那段話:“我有鐘意過你,但是這樣我會分不清我鐘意的是你,還是在你身上找到的阿敏。”
Galen與Melena,兩人的相處方式讓我們看到了婚姻最理想的樣子,因為他們互相之間擁有足夠匹配的價值觀與包容,也擁有愛情最好的相處模式。
我也以為最后Galen會逐漸從傷痛中走出來并且與Melena從此攜手白發,然而,如果真的愛過,又怎么會輕易忘記曾經陪伴過的那個她......
所以最終,沒有王子公主,沒有花前月下,沒有“走不出喪偶陰影的男主遇到女主后發現自己遇到了真愛最后重新找回自己開始新生活”這樣的故事走向。
Melena最后在天臺看到Galen晾衣服的畫面,微微一笑,然后轉頭離開。故事就這樣落幕了。
也許Galen與Melena了解彼此懂得彼此的需要,但他們還是無法在一起,他們選擇了瀟灑的放下。很慶幸,電視沒有落入俗套。
就像《誰來剪月光》的歌詞那樣:
多少原因將我綁在半夜屋頂上/
一直沒再愛一個人/
如今就是這樣/
因為故事跟你說了一半/
于是擱在所謂云端/
誰忘不了誰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