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花花最近遇到了新煩惱:她跟同事一起為公司的自媒體號供稿。寫了幾周她發現隔壁桌的小新稿件總是能拿到頭條首發的位置,而自己的稿件卻經常排在后面,甚至被斃稿打回。
她很苦惱,自己明明有認真在寫,也有花時間調整修改,為啥自己的稿子還是不入編輯“法眼”?她也想為自己爭取一次上頭條的機會,該怎么做呢?
自媒體發文的位置很有限,每次有且只能有一個人的稿件能夠占領頭條的位置。換句話說,只有質量最高,最能得到老板歡心,最能讓讀者喜歡的稿子,才可能出現在頭版頭條。
那么憑什么一個部門那么多人,小新的稿子總能脫穎而出?是他標題寫得好?是他邏輯超級清晰?還是他內容詳實,干貨很多?
上述這些是影響文章質量的因素,但我們往往還忽略了一個大前提——在寫稿之前,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的選題選對了沒?
——外界“蔣凡和張大奕事件”傳得沸沸揚揚時,你卻悶頭悶腦寫了篇《周末去哪兒玩》,小新就寫了篇《起底張大奕,你所不知道的5個細節》,結果小新蹭足了熱點,不但拿到了當天的頭版首發,還拿下了10w+,獎金到手。
找對選題,我們的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一個話題在引爆朋友圈之前,都會有一個熱度飆升的階段,如果你能夠在話題爆炸前敏銳察覺到異動,那么你將有機會獲取巨大的流量加持。
那么問題來了:選題要怎么樣找?
首先你要有一個強大的選題檢索渠道,很多新媒體小編和記者也是在這些渠道上尋找靈感。在這里我梳理了一些常用的渠道給大家,建議都在瀏覽器上設置書簽,每天固定時間段打開來翻一翻,不錯過任何一個重磅選題的機會:
No1:微博熱搜 https://s.weibo.com/top/summary
熱搜鼻祖,娛樂、新聞、八卦類第一網站。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必多說了吧,大家懂的。除了要經常翻微博熱搜之外,一些垂直領域的知名博主也要加關注。比如你是手機3C媒體的小編,那么華為、小米、OV、雷軍、劉作虎等微博你就要去關注,各種最新資訊、營銷罵戰等都會在這里快速呈現;
No2:百度風云榜http://top.baidu.com/
百度風云榜是很多玩百度SEO的同學會關心的榜單,畢竟做SEO也需要蹭熱點,提高網站權重,百度風云榜正好是百度當下搜索流量最熱內容聚集地。百度風云榜劃分出非常多的領域,對于垂直型小編來說很友好。垂直型媒體小編可以直接跳過無關內容,找到自己領域的新近熱點新聞,有助提升效率;
No3:知乎熱榜 https://www.zhihu.com/hot
作為高智商吃瓜平臺,知乎從未落伍。很多訊息知乎博主的跟進速度也非常快。當然,還會伴隨著有理有據的分析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呈現,如果說其它平臺展示的是完好無損的大瓜,知乎給你的就是去皮去籽切工精湛的水果盤;
No4:百家號指數
相比起微信指數,我更推崇百家號指數。百家號指數能夠對關鍵詞做一個聚合,除了展現這個詞匯最近7到90天的熱度外,還會展示其資訊圖譜、關聯文章和相關評論等等。這樣我們可以方便地了解整個事件發生的始末,以及不同博主對該熱點的看法和分析,可以稱得上是寫稿一大利器了;
No5:今日熱榜https://tophub.today/
今日熱榜是個聚合了數十個平臺最高熱度的資訊的一個大型檢索平臺。在這里你可以一眼了解時下最熱資訊。一旦你發現一個內容同時出現在微博、知乎、百度等平臺的前10的位置,那么不用想,這條資訊肯定已經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街頭的大媽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其他的還有今日頭條、澎湃新聞等等;抖音有時也能刷到熱點視頻,但由于沒有聚合性,翻起來比較費時費力。海外的有路透社、推特等都是最新資訊聚集地。
當我們發現一個新的熱點之后應該從什么方面入手呢?有時候明明看到了這個熱點,卻讓人捷足先登,這又該怎么破?關于擬定選題、尋找切入口的問題,我會在之后專門整理一篇文章為大家詳細講述。請關注我的自媒體號,我將持續為你更新。
除了在熱點新聞上挖選題之外,你還可以在“永恒的話題”和年度話題上找選題。什么是“永恒的話題”?學業、家庭、愛情、婚姻、健康、職場、人生、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貪婪、暴食、色欲),每個版塊都可以有非常多的話題聊,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問題都可以引出不同的故事和結果,怎么都寫不完,因此這些話題也被稱之為“永恒的話題”。
它是創作者源源不斷的靈感誕生地,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一切影視劇、小說、詩歌、詞曲,都繞不開這些“永恒的話題”。靈感來源于生活,我們細心地去觀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總能從中找到有趣的選題,創作完成一篇文章。
年度話題是指每年or每幾年會固定重復、發生的事件。比如一年的24個節氣、比如春夏秋冬、比如各種國內外節日等等。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年度話題目錄,收藏起來,日后寫稿找選題的時候用得上:
一月份
元旦:1月1日,每年的第一天。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大家會喜歡在這一天立下Flag,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小編可以在這些點上去找選題,寫出一篇引起共鳴的文章;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我們可以圍繞美食、歷史、文化來做文章;
二月份
除夕、春節:一般春節都在一二月份,尤其春節多天假期,可以提前準備選題,備稿“過冬”,節假日就不用苦哈哈趕稿子啦~
情人節:2月14日虐狗的日子,各種情感、曖昧、朦朧、齁甜、酸味集中爆發,就看你怎么去切入了;
三月份
315消費者日:消費者日,每一年都有大瓜,大品牌集中暴雷的概率很高,315節日要密切關注,315前還可以來個往年回顧,又是一個話題;
全國兩會:全國兩會往往會選擇在三月份召開,為期十多天,這段時間會密集出現各種政策解讀、預測、反饋,細心關注,往往能挖到不錯的選題;
四月份
4.1愚人節:可樂可悲的節日,既是大家整蠱作怪的日子,也是哥哥張國榮的忌日,選題角度離散性高,各自把握;
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此時最好寄哀思,對于已故親人的追憶,往往是感人至深的;
五月份
勞動節:五一小長假,圍繞休假、旅游、堵車、加班等話題層出不窮;
青年節:黨媒、官媒小編可以多在這個節日上制造話題,今年B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推出的《后浪》也成功刷屏,也是抓住熱點火了一波;
母親節: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母親節這個節點上,更是一次大規模的渲染和烘托,如果你有一個關于母愛非常好的選題,不妨等到母親節這一天來發布,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月份
兒童節:年輕人過兒童節,中年人過青年節已經是一個大趨勢,關于兒童節可不僅僅只是小朋友的話題,還有很多“大朋友”也愿意討論這個話題呢!這時候你要是能抓住“大朋友”的心思,適時弄一個選題出來,分分鐘引爆熱點;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各地美食走一波,文化歷史走一波;
618電商節:消費者集中剁手的好日子,電商、物流類自媒體加班趕稿的日子;
畢業季:青春回憶殺來一波;
父親節:討論親情、父愛、關懷;
蘋果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全世界關注的重大活動之一,每一年圍繞WWDC總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每一年都會有很多年輕人熬夜看這場直播,堪稱極客們的狂歡;
七月份
建黨節:黨媒、官媒的專屬節日;
高考季:討論作文題、討論青春、討論純潔的友誼;
八月份
建軍節:黨媒、官媒的專屬節日;
七夕節:中國傳統情人節,這時候,聊一些愛情、鮮花、傳說之類的話題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九月份
入學季:討論新生生活;
軍訓:每年軍訓,是曬黑和防曬的話題高峰期,美妝小編懂的,忙活的日子;
教師節:與師生情、師德、教育相關的話題會聊得非常火爆,可以聊好的方面也可以聊不好的方面,關鍵看你怎么去切入;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大廠月餅秀;
十月份
國慶節:國慶大長假,旅游、活動、休閑話題的高爆期,不過這個時候也是整體閱讀量下滑的時期,因為大家都跑出去玩了,沒太多心思看嚴肅內容,盡量少在這個時候推工作、職場、時政新聞,不對胃口;
重陽節:主要以傳統文化為主;
十一月份
11.11電商節:哦豁,如果你是電商類小編,這便是你的不眠夜,每一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拉長脖子在等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宣布當天戰績,雙十一當天,關于電商節的新聞幾乎霸屏各類媒體網絡平臺,是媒體人普遍都要關注的日子;
萬圣節:西方傳統節日;
感恩節:西方傳統節日;
十二月份
12.12電商節:相比雙十一,雙十二的火爆程度要弱很多,不過作為過年前最后一波剁手,還是一個比較火爆的購物高峰期,特別關注這個時間段一些kol、時尚博主的動向,說不定會挖到有價值的新聞;
平安夜:西方傳統節日,主要圍繞蘋果來展開話題;
圣誕節:比較喜慶的日子,大家一起上街玩耍,交換禮物,感受節日的歡愉;
12.31:跨年夜、跨年晚會,倒數、新年期望、一年的回顧等等都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其他大事件:
運動類:奧運會、冬奧會、殘奧會、世界杯、NBA、CBA;
大會類:奧斯卡晚會、諾貝爾頒獎儀式、世博會、博鰲論壇;
選舉類:中國人大換屆選舉、港澳臺選舉、美國大選;
自然類:臺風、火山、暴雪、地震、雷雨等。
作為一枚寫手、小編,時時關注各類時事新聞是我們的基本素養。沒事多翻翻各個新聞網站和平臺,一旦發現熱點,立馬出擊,搜羅資料,迅速出稿。這種內容千萬不能拖,也不要追求完美,而是要求快,追到一波熱點所帶來的流量,可能比你寫十篇普通稿都要多。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里。下一期我們分享如何圍繞熱點話題深挖下去,發掘更有價值的選題。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一個寫作小技巧。你對寫作有什么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里留言,我們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