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驕傲的人又很急性”。是出現(xiàn)在電視劇《士兵突擊》里的一句話。筆者個人的理解是“早熟”的人一般在幼年階段就已經(jīng)開始明白一些為人處事的事理。由于他們比同齡的孩子更懂“禮貌”同時也更愛“思考”,所以便成了家長與老師口中“懂事的孩子”。但孩子畢竟是孩子,這種“表揚“,當(dāng)然會讓他們在內(nèi)心生出一種優(yōu)越感,而且他們自己也明白是什么原因能夠促使自己經(jīng)常受到“表揚”。便不斷的給自己定向下了各種的“規(guī)章制度”,以便能夠持續(xù)維持這份令人欣喜的優(yōu)越感。然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優(yōu)越感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代之的是理所當(dāng)然。這時,筆者相信他們的內(nèi)心應(yīng)該都是糾結(jié)的,一方面知道自己應(yīng)該維持現(xiàn)狀,另一方面卻不斷的為自己沒有享受到童年應(yīng)有的純真而后悔不已。
筆者有一哥們兒就是范例式的人物,他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親朋好友好友口中“懂事的是孩子”,也是部分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而這哥們兒也似乎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yōu)越感,因為在眾多朋友中,他最能看清事情本質(zhì)的,因此也成為了大家的傾訴對象。在筆者的印象中,每次聊天,他都會以“事情就是這樣的”收尾,隱約間還透露出一絲驕傲的神情。筆者一直以為他是享受著這種感覺,直到上個月他和他的第二任女友分手。當(dāng)時是在下班的路上剛巧碰到滿面的愁容的他,招呼過后,便不自覺地問起了原由。(筆者其實也有一些“八卦男”的屬性)沒想到的是他卻主動說:“一言難盡,找個地方坐坐吧”。筆者跟隨哥們兒去到一小店,坐下后,他開始娓娓道來……
分手的原因,很出人意料。哥們兒平靜地說:是女友覺得我太幼稚了,在感情上太容易撒嬌了。似乎看出了我的疑問,苦笑了一下,接著說道:其實上一個女朋友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跟我分手的。沒等我應(yīng)過來,他又自顧自地說了下去:我知道你們覺我看問題比較透徹,所以都愛找我聊天。可是你們不知道到的是,我也有自己的苦悶和煩惱,每次想要跟你好好聊聊的時候,都被你們把話題搶過去了,而我又覺得不因該打斷你們的話題,只能聽下去然后幫你出主意。家里父母我也不想讓他們覺得我不懂事,所以很少和他們交流。所以我就把女友當(dāng)成了自己唯一的傾訴對象,雖然我知道每個女生都希望自己的那朋友,是能夠承受壓力獨擋一面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哥們兒把話說完后,便靜靜地看著我,也沒了以往那一絲驕傲的神情。而我不知是出于愧疚、還是別的情緒,一時竟不知如何把話接下去。之后便問了問了哥們兒的工作近況,把話題扯開了......
就在筆者寫這篇東西的前一天,又在下班的路上碰到哥們兒了,他居然是牽著一姑娘的,這也是我佩服這哥們兒的原因之一。打了招呼,待哥們兒介紹完他的新女友后,便分開離去了。廢話,筆者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去當(dāng)個高亮電燈泡。可是到家后總覺任是有些不放心,便在微信里給他發(fā)了句“你的問題解決了嗎”?直到第二天中午,哥們兒才給我回了個電話,也感覺不出有多大的喜悅,仍舊只是平靜說道:看到你昨晚發(fā)的信息了,其實我只要像對待你們一樣對她,所有問題不就都不成立了嗎?先這樣樣,略忙,空了再聊。
掛了電話,我才開始回想,這真的是最好的結(jié)果?很多事,我們都頂著“成熟”、“懂事”的壓力,來委屈自己,成全某些事或某些人。到這里也不想過多地卻解讀什么了。只是覺得我們不斷的委屈自己,就能算作長大了?成熟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