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晚上小花朵自己去刷牙的時候,總是幫我也擠好牙膏。這讓我特別感動,我說:“女兒果然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還說了很多平時她體貼關愛我的例子,她有些雀躍。
昨天我從外面回來,她著急地從書房跑出來,不小心摔倒,膝蓋磕到了跑步機邊緣,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我趕緊去扶她,一邊還不停說:“很疼吧! 寶貝一定很疼吧! ” 她放聲大哭。
我把她扶起來安頓在沙發(fā)上,輕輕摸摸她的膝蓋,讓她試著活動下膝蓋看看有沒有傷到骨頭,幸運的是骨頭沒事。但是接著她說:“媽媽,我的跳繩作業(yè)還沒完成呢!”(跳繩是學校布置的作業(yè),每天跳三次,每次一分鐘,跳完之后需要記錄到家校本上)我說:“那今天咱就不跳了,把原因?qū)懺诩倚1旧习?!?她沉默了一會兒,大概半分鐘后她說:“媽媽,我可以跳繩了!”? 我還是有點擔心,我說:“還是不要勉強吧!” 她說:“我不疼了,可以跳了,不用擔心!” 然后真的就很快跳完了三次,雖然速度比平時慢,但是她還是很努力的跳完了。
想起以往她有點小傷小痛特別夸張,在我面前表現(xiàn)得能有多嚴重就有多嚴重,非常典型的嬌嬌女形象。今天的表現(xiàn)著實讓我意外。可是今天是怎么回事?
我后來自己反復想了想,大概有了一些啟發(fā),我自己判斷應該有兩方面的原因:
1. 情感引導:前幾天關于貼心小棉襖的談話讓她明白了什么叫做體貼他人。所以她說的那句:“不用擔心”以及她可能雖然腿有點痛,還是表現(xiàn)得沒事一樣,是為了讓我放心。這個時候她就充分表現(xiàn)出了她的體貼,并且還有一些不著痕跡。
2.同理心的作用:我在她受傷的時候給予充分的同情,說出了她的感受,接納了她的感受,讓她充分感覺到了被關愛。一旦孩子擁有了足夠的關愛之后,就不再需要通過其他的夸張表現(xiàn)來獲得父母的關注了。
有時候我總是感慨,其實孩子要的真的很少,只要父母多給孩子一點點的關愛,她所回報給你的就是大片大片的愛。(當然我并不是說父母給孩子關愛是為了讓孩子回報,只是說父母哪怕在忙,也要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的一點點愛。 )
每天一個小故事,跟你一起分享育兒的快樂和收獲。
我是花朵小恬,一個九歲女孩的媽媽,關注兒童成長,關注兒童心理,喜歡讀書,喜歡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