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紀念我的爺爺
? ? ? ? 恰逢清明,由于身處他鄉,時間無法安排,因此不能回鄉祭掃,但是每年春節回家,還是風雨無阻的去爺爺墳頭撒一壺酒,焚一炷香,磕三個頭。爺爺去世已十多年了,正是這個特殊的節日又讓我想起了諸多往 事,故作此文以記之。
? ? ? ? 爺爺出生在上上世紀初,也是正值國家動蕩不安的年代,承受了那個年代的人都承受過的諸多苦難。早年家境貧寒,奶奶因病早逝,所以爺爺就獨自一人帶著爸爸和姑姑生活,自我出生后就只看過奶奶的畫像,因此童年里也缺少了奶奶的那份愛,每每想起,甚是遺憾。由于年代久遠,這些事都是從爺爺和爸爸的口述中得知,近年來每到家庭聚會時,說起往事,總能勾起大家的回憶。
? ? ? ? 我是出生在80年代,家處偏遠農村,上有哥哥姐姐,我排行老四,對于這么一個大家庭,沒有其他經濟收入,家里生活條件自然不會好,但身處巢湖之濱,靠水吃水,因此從小就記得爺爺在農閑時就出去撒網捕魚,如果運氣好收獲不錯,除了自己吃,多余的就拿去集市賣了補貼家用。那時候為了兄弟們姐妹們讀書上學,全家省吃儉用,有時候十天半月也吃不上一頓肉,魚也就成了我們小時候最重要的營養來源,現在想想那時候吃了這么多純野生的魚,放到現在來看也是很“奢侈”的。
? ? ? ? 爺爺在村里的輩分很高,到我們這一代,已經發展到大大小小幾十戶了,由于平時爺爺的為人和善,處世公正,所以在家族中頗受尊重。每到逢年過節,小輩們都會登門拜望,家中總是人流不息,熱鬧得很。爺爺是一個對別人熱情好客、樂善好施的人,而對自己和家人卻總是嚴格要求,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能虧待別人。小時候不懂事的我特別不能理解,為啥家里有個好吃的好喝的都得留給客人,我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只有等客人走了才能輪到。印象深刻的是每年春節,家里總會盡可能的準備一些雞鴨魚肉,對于當時的我們那可是山珍海味啊。可是這些我們都不能吃,等到家里各方來拜年的客人都來過了,剩下的才是我們盡情享受的。現在想來,正是爺爺這樣的待客之道,才會贏得大家的尊重,同樣也是言傳身教給我們這樣做人的道理,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 ? ? ? 爺爺還擁有一雙巧手,會做一手好木工活,泥瓦匠的手藝也不差。家里的桌子板凳,一應農具都是爺爺平時沒事做出來的,還能砌個土灶,做個柴爐啥的。也許是那個年代,生活生產資料沒有如今那么發達,一切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所以也就造就了勤勞的人們個個都得會幾門手藝。爺爺有時候也會給我做幾把木頭槍,做個彈弓什么的,也成為我童年最寶貴的玩具了。
? ? ? ? 92年的夏天,一場無情的洪水沖毀了堤壩,農田里的莊稼和整個村子也都被大水淹沒了。那時候家里住的房子還是土墻,為了不讓洪水浸泡后引起墻體倒塌而毀物傷人,爺爺和爸爸就把墻直接推倒了,只保留木頭屋頂,上面搭個閣樓,人就待在閣樓上生活。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洪水來臨時,我們都去山里舅舅家避難了,留下爺爺跟爸爸看家,莊稼都沒了,生活資料匱乏,他們出行只能靠船,吃飯沒有菜,只能靠僅剩下來的幾壇咸菜度日。不過好在洪水并不是一無是處,唯一的好處就是捕魚更方便了,劃上小船,帶上漁網,出去半個小時就可以抓一大臉盆的大魚回來。
? ? ? ? 后來洪水退去,家里在親戚的資助下蓋起了磚房,但畢竟資金有限,房子面積也不大,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明顯不夠住,再加上我們也一天天長大,房間更是緊張。于是爺爺為了我們,決定搬出去住,在離家五分鐘的地方又搭起了幾間小屋,開始了一個人生活。小屋周圍有池塘跟小樹林,爺爺開辟了一塊菜地,平時種種菜,養起了雞和鴨,還有一頭豬,頓時嘰嘰嘎嘎的叫喚起來,好不熱鬧,我們經常放學回來都愛往那里跑。
? ? ? ? 爺爺是個很愛干凈的人,平時無論在家還是出門,衣服不管是新是舊,都是始終保持整潔。自己的小屋也是打掃的清清爽爽,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爺爺還愛喝點酒,每餐喝,但是喝的不多,三五杯就行。記得爺爺有個挺精致的錫制燙酒壺,分為內外兩層,內層裝酒,外層裝水,每到冬天,爺爺就用燙酒壺溫個二兩白酒,簡單的兩碟小菜,很是愜意。逢年過節一起聚餐,我們知道爺爺的習慣,也會提前給爺爺溫好,偶爾還陪他喝一點。
? ? ? ? 爺爺的性格剛烈,脾氣不好,是個要面子的人,也是個不善于表達的人。特別是年紀越是大了,人也變得敏感,有時候喝完酒,就愛發個脾氣,為了某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跟爸媽吵上幾句,大家都了解他也不去和他理論,等那陣脾氣過了也就好了。但是對于我們兄弟姐妹學習上的每取得一些進步,他雖然口頭不會大加表揚,心里還是很在意。每次我們在學校有獎狀拿回家讓爺爺看,他都會認認真真的看完,然后面帶微笑的點點頭,有時候還會給幾顆糖作為獎勵。村里人有時當他的面夸我們幾個學習好,愛讀書,這是他覺得最有面子的時候,我們的進步對他來說也是最大的安慰。
? ? ? ? 永遠忘不了那年冬天,我已經上大學了,恰逢寒假。那個冬天似乎特別冷,爺爺有天出門,剛好那天天冷風大,回來后就一直感冒,一病不起。爺爺的身體一直很好,八十多歲還能挑水劈柴,平時也很少生病,偶爾有個頭疼腦熱也是吃點藥就好,幾乎不上醫院。可是這次的感冒似乎來勢洶洶,看了醫生吃了藥始終不見好轉,眼看著爺爺一天天消瘦下去,本就瘦削的臉龐更顯憔悴,漸漸臥床不起,最后連話也說不出,只能靠流食維持。春節一天天臨近,已經沒剩下多少天就除夕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備年貨。爺爺一輩子是個愛面子的人,從來只為別人著想,這次也是不例外,雖然這時候話也說不出,可心里跟明鏡似得。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如果勉強維持或許能撐個十天半月,可那時候正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作為村里不論年紀還是輩分都是最大的人,勢必要驚動全村的人。就是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后來爸爸給他喂水他也是咬牙閉口,就是不喝。我拉著他那只瘦的皮包骨頭的手,看著他的眼睛,雖然已經不能說話,可眼神里卻充滿了關愛和不舍,往事的一幕幕涌上心頭,我嚎啕大哭,最終他還是安詳的在春節前走了,結束了他這89年坎坷的一生。
? ? ? ? 爺爺的一生很普通,是千千萬萬個農民中普通的一個,他經歷了國家的動蕩,社會的更迭。可他又是不平凡的,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經歷了家庭的變故,又重新扛起家庭的重擔,為爸爸姑姑組建家庭,為家族的后代開枝散葉,為了更好的生活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雖然艱苦樸素卻又不失體面的生活態度,也看到了剛烈堅毅的性格下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的處事之道,更看到了再苦再難也要靠自己雙手努力創造未來的立業之心。這些都是我們從您身上學到的,現在我們也在這么做,將來更要教給我們的孩子們,也許,這就是一個家庭家風的傳承吧。
? ? ? ? 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又是一個春意濃濃、細雨紛紛的清明,小草和野花再一次的在您身邊破土生長,恣意綻放。如今我們都已成家立業,都有了自己的下一代,生活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如泉下有知也足可慰了。今日雖未身至,思心尤甚,唯有遙拜寄哀思,聊作此文以紀念。? ? ? ? ? ? ? ? ? ? ? ? ? ? ? ? ? 2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