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補昨天內容)
童話、寓言大多時候有這樣的功效:懲惡揚善。
但過于恐怖的結局往往難以接受,就如《特魯德太太》里面的小女孩因為不聽父母的話看到了女巫的真面目而被變成木頭扔到火里,瞬間迎來可怕的結局。讀者心中不免戰栗,但卻不可回避。就如我們總是在尋找長壽的秘訣以此躲避對死亡的恐懼,可死亡還是會到來的。感受美好的同時也充滿可怕,這就是人生。童話心理學很好的剖析了這樣的生活案例,讓我們不去逃避,直接面對發生的一切,在這里第一次談到了“火”。
接著討論母性。母性有善良的、正向的,同時也有邪惡的、負向的。正向力量可以輕易感受,負向的力量更容易讓孩子脫離母親,獨立成長,直至死亡。大母神存于人的內心深處,具有普遍的意義。因此,母性的雙重性就不難理解。
女孩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是人類創造出現代文明的動力源。但“度”該如何把握呢?我牢記一句話“好奇害死貓!”一個笑話現在還能記起也是和好奇害死貓有關,所有,保持適度的好奇心。因好奇心看到不該看的,不該知道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逃走,舍棄一切,越早逃跑越能逃脫被主宰的命運,千萬不要頑固,。
“火焰”的意義也具有雙重意義,建設性和破壞性;要么一飛沖天要么落入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