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婷半清
分別的時候,我們不敢說太多話,怕這干燥的空氣突然變得濕潤,像暴雨一樣,無處躲藏。
2017年8月21? 星期一? 晴
計劃了很久的閨蜜聚會,終于在昨天實現了,盼盼從廣州回來,蘇蘇和木子也從外地趕來開封,為了照顧我這個上班族,特意把日子選在了周末。
畢業了好幾年,一直都是天南海北的狀態,早幾年忙著工作,現在忙著家庭,而且都已經升級為母親,聚會變成了最大的奢侈。
十年,一段漫長的時光,我們從青澀懵懂的傻姑娘,變成了妻子和母親,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乖學生,變成了職業達人或全職媽媽。
當年宿舍里的“七仙女”這次只召集到四個,其他三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能來參加。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欣喜若狂,聚會的前夕就已經心潮澎湃,睡不好覺。
玩什么不重要,吃什么也都可以,重要的是,我們能相聚。
微信上可以聊得歡樂一堂,朋友圈里也知道每個人的日常狀態,可屏幕沒有溫度,看不到表情,亦無法擁抱。我們心心念念的只是想安安靜靜地坐在一起,胡鬧也罷,談心也好,一如十年前的那般,朝夕相處,親密無私。
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彼此,有種情緒在發酵,好似心口有一處將要迸發的溫泉,所有思念在那里匯集,想一下子都涌出來,肆意、泛濫。
可身邊的孩子擁簇著,嘰嘰喳喳的,有的哭,有的鬧,我們倒連句話都顧不上說。只有在相視的目光里,多了些許深情。
唯一的辦法就是,早早哄孩子睡覺,我們再開始夜談,四個人,把一個個小娃娃安頓好,已經是夜里十一點了。
窗外的風已經微涼,街道上也鮮有行人,可我們的心,卻熱情得如中午的太陽,哪怕舟車勞頓了半天,依然沒有倦意。
我們擠在一張床上,幾年沒見,沒有一絲生疏,調侃著彼此變了樣的身材,討論著該怎么護膚,才能擋住魚尾紋,嘻嘻哈哈,又怕吵醒孩子,還要壓低聲音。
不同的生活軌跡,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我們也都變了,無論外貌還是心態,都稍有不同。
以前柔柳扶風的蘇蘇,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當年能把番茄炒蛋都能炒糊的她,現在做的一手好菜。柔弱的身板之前連袋大米都拿不動,現在抱起她的女兒,如一陣風。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最好的解釋。
木子在大學時期,是宿舍里最性感妖嬈的女生,雪白的皮膚,閃亮的眼睛,還擁有讓人羨慕的身材。我們曾無數次打趣她,小心畢業后被哪個大款包養,做個小情人。
可生活,卻往往不一樣,她變成一個細致的媽媽,把女兒培養得懂事可人。我們倆離的相對近一些,去過她們家兩三次,家里一塵不染,整潔明亮,毫無疑問,她是優秀的賢妻良母。
而盼盼,一如上學時候的“大姐”風范,從畢業后就去廣州闖蕩,在陌生的環境里,舉目無親,她承受的孤單和壓力,可想而知。
生活總是會回饋認真努力的人,現在的她,職場上順風順水,家庭和睦可親,也有了立足之地。在外的她只能強撐,那些難熬的過往,大概也只能說給我們聽。
也許是盼盼太過辛苦,也許是水土不服,讀書時天天嚷著減肥的人,現在卻保持了最苗條的身材。
從家庭瑣事談到職場規劃,從幸福談到悲傷,談到心里最脆弱的地方,也只在那個夜里,我們坦露出了最真實的自己。
不知怎么的,笑著笑著就笑出了眼淚,聊著聊著就說起了心事。職場也好,家庭也好,貧窮也好,富裕也罷,我們都過得不容易。每個光鮮的外表背后,都有咬牙的堅持。
我們都知道,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當孩子們奶聲奶氣地喚我們“媽媽”,我們就會滿血復活,變成了那個堅強的母親,哪怕心里有苦,也不會表露。
所以在那個夜里,每一分鐘,對我們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夜色暗暗,我們都不愿睡去,想說的多一些,抱的久一點。也好像回到了十年前,自由自在,無憂無怨,吵吵鬧鬧如小仙女。
入睡時,已凌晨三點多,如果黑夜一直在,多好。
當凌晨的微光打到窗簾上,孩子們就陸續醒來,洗漱、穿衣、哄起床氣。“媽媽”真的是個偉大的名詞,能把我們柔弱的、矯情的心,變得無所不能、堅韌無比。
中午,在汴西湖游玩的時候,太陽剛好是最毒的,在沙灘上支好太陽傘,孩子們忙著挖沙土,興致高漲。我們幾個忙著拍美顏,也喜笑顏開。
十年的時光,容顏終究會有些改變,可有些東西,不會變,永在心底。
再美好的相聚依然會有分別的時刻,我們是見一次就少一次,甚至不知道下次見面是什么時候,相聚的歡樂情緒還沒有釋放完,就要迎來離別的痛楚。
分別的時候,不敢說太多話,像什么“好好照顧自己,凡事想開些,多為自己活著......"這些話根本不能說出口,怕說出來,妝會花,淚會流。
送盼盼回家的時候,她只讓我們送到電梯間,我和木子站在電梯的外面,盼盼站在里面,我們都在強忍著,等電梯門關上的時候,對方也就看不到我們紅腫的眼。
由于遺忘了一些物件,我飛也似地下去追盼盼,相顧無言,只一個緊緊的擁抱,就惹得我們梨花帶雨,掩面而泣。
時光太長,距離太遠,我們何時會再見面?
天越來越黑,別離越來越近,我送走了一個又一個。
路口,只剩我一個人,淚眼婆娑,心無著落。
無論世事怎么變,無論容顏怎么老,看到你們,就看到了青春,那些無知、單純、善良的我們,一如昨日,未曾改變。
一起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