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引言
? ? ? ? ? ? ? ? 風光正好六月天
? ? ? ? ? ? ? ? 景色恰艷湖水邊
? ? ? ? ? ? ? ? 園內忽聞布谷啼
? ? ? ? ? ? ? ? 林深才知夏至已
? ? ? 在炎炎夏日的灼催下,我所在的風景園林專業迎來了2018年外出實訓學習。6月10日(周天晚)進行動員大會,次日起開始為期兩周時間的外出實訓學習。
實訓時間地點安排:
6月11日:賀蘭山巖畫,韓美林藝術館,賀蘭山1958;
6月12日:森淼植物園;
6月13日:鳴翠湖濕地公園;
6月14日:國賓一號,建發楓林灣,銀川地質博物館;
6月15日:案例分析總結與討論;
6月21日:金沙灣黃河壇文化區;
6月22日:銀川市閱海水上公園,永寧人民公園。
園林是一門藝術,園林是一門美學,園林更是自然的再現。作為一名園林專業的學生,我更是深愛著園林。
從2018年6月11日起,我們專業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外出認識實習活動,總共瀏覽了10個地方,賀蘭山觀巖畫,韓美林藝術館提升藝術熏陶,賀蘭山·1958體會復古的美感,森淼植物園暢游在植物的海洋,鳴翠湖濕地公園、閱海水上公園學習濕地設計,國賓一號、建發楓林灣感嘆住宅小區的悠閑與舒適,銀川地質博物館領略地質的奧妙,黃河壇文化區置身于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永寧公園嬉戲于噴泉與山林之間。帶著興趣,我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園林,園林的靈感大多來自于自然和文化。
我們第一天到達的是賀蘭山,觀巖畫。賀蘭山巖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賀蘭山巖畫給我的印象是雄偉大氣,賀蘭山脈的綿延不絕,巖畫的源遠流長,跟我以往如果的風景區都不同,從巖畫館出來到賀蘭山腳下有一段不短的路,本以為在炎熱的天氣下這段路會很漫長,誰知完全不是。巖羊作伴,微風拂面,自然的氣息讓夏天降了溫。整個賀蘭山巖畫地區規劃的不留痕跡,與當地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非常震撼。
韓美林藝術館坐落在賀蘭山腳下,與賀蘭山巖畫不同的是,一個歷經歲月,一個讀懂歲月。
韓美林藝術館內充斥著現代感,現代化元素與巖畫古老文化的沖擊造就了這座神奇且富有韻味的藝術館,巨型落地窗外映襯著賀蘭山逶迤的身姿。
這是一面韓美林先生的手繪墻,韓美林先生說“如果紙上有留白,那么我愿意將它優雅的填滿。”這句話給我感觸最深,人生就該這樣,不努力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我在這一站學到的不止限于知識,更重要的是給我的上了一堂受益終身代的課。在藝術館里,我看到了數以萬計的作品,每一個都有每一個的寓意,我聽講解員說,韓美林先生在設計福娃時手稿裝了70麻袋,我對韓美林先生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到由衷的傾佩,我要向他學習,不放棄不拋棄,對自己喜歡的事情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不懈是最終標準,成果不好沒關系,但是過程一定要漂亮。
人生就該這樣,不努力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我在這一站學到的不止限于知識,更重要的是給我的上了一堂受益終身代的課。
再往下行,我們就到了同樣位于賀蘭山腳下的‘賀蘭山·1958’,一下車,就感到滿滿的復古氣息撲鼻而來,這里原本是一個廢舊工廠,進行改造再利用、化腐朽為神奇,幾座外表破舊的老廠房外墻上,一幅幅巨大而色彩斑斕的現代畫與破舊的廠房形成鮮明對比。一個車間一個主題,舊與新相結合,文化與藝術相結合,運動與休閑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賀蘭山·1958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震撼,更多的是驚喜,看到這么巧妙的設計,變廢為寶卻毫無突兀之感,仿佛這里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里還有于慶成美術館、HAYA音樂廳等,增添了一股藝術與美的氣息,提升了很高的格調。
賀蘭山1958給人的感覺就是復古感,整個園區內以舊為主要格調,將老工廠改造成為一個充滿創作風格的景區,坐落在賀蘭山下更添上了一層大氣的披風。
我們的第一天之行就在賀蘭山畫上了句號,望著賀蘭山山體的巍峨壯觀,真是“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啊!
第二天我們就來到了森淼植物園,它始建于1986年,以植物資源收集保存、園林景觀建設、現代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為依托。進去之后就會發現,它融入歐洲園林設計理念,令人心情舒爽、備感輕松。目前建有西北最大、最全的沙旱生植物資源圃,收集特色植物資源540種;已成為寧夏珍稀瀕危植物種質源保存基地和半荒漠地區植物引種選育的綠色寶庫。置身其中猶如走進沙旱生植物博物館,成為銀川市郊的天然“氧吧”。樹木的種類真是繁多,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帶,常綠觀賞樹種有杉木、馬尾松、火炬松、元竹、石楠、龍柏、玉蘭、雪松、冬青樹,落葉樹種主要包括麻礫、栓皮棟、黃檀、黃連木、山槐、楓香等,灌木有柘樹、紫薇、山胡椒等真是一個樹木的天堂。?植物是景觀中有生命的構成要素,它不僅可以造景,更多的是它的生態價值,防風固沙、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等,這些我們在設計景觀的時候都應該考慮的,所以我想,樹木對景觀來說就是靈魂,學好樹木配置很重要。
第三天,我們就來到了鳴翠湖濕地公園,它享有“中國最美的六大濕地公園之一”和”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濕地“的美譽。鳴翠湖原名道祖湖,為明代長湖之中段,因其葦叢搖綠,鳥啼其間,故易名之曰鳴翠湖。景區湖光戲柳,草樹煙綿,百鳥翔集,魚躍其間。
不是江南,勝似江南。以適于濕地的植被為主,如垂柳、沙棗、紫穗槐、 香蒲、蘆葦、荷花等,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里棲息繁衍,成為鳥的樂園。在這里,我學習到了親水平臺與小噴泉的巧妙結合,‘騙’游人在這里歇一歇腳步,逗魚聽水,好不悠閑。再往里走,會看到一片拉膜結構的休息區,整個休息區遮陰采用膜結構頂棚,使“見慣”了山水的游客眼前煥然一新,欣賞與休憩與一體。休憩過后繼續進行游覽,進入游覽路線,這在園林中屬于二級園路,經過我們實際量取,其寬約5M,兩側由雕刻連柱加以點綴,柱的作用是讓本來單調僵硬的園路變得活躍,還可以起到分隔園中植物景的作用。
第四天,我們去參觀了兩個銀川建設的比較好的兩個小區,天山國賓一號和建發楓林灣。國賓一號屬于中高端項目,以江南人文藝術為創作藍本,集合‘江南合院’、‘瞰景高層’兩大形態。我們首先進入的是它的售樓部,聽講解員說這里集學校、商場、醫院為一體,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區。進去之后可以看到它是整體以徽派建筑為主的四合小院,白墻黛瓦、徽派建筑、戶戶庭院之間雕琢江南水鄉的風情意味,并且與園區中的石板路、小溪、精致園林相映成趣,我感覺生活在這里都變得坡緩谷幽、秀林掩映之中靜靜盛放,如詩如畫。建發楓林灣屬于中高端項目,是銀川原味北美風情的社區,建筑形態包含了住宅、商業、公寓等產品。其中,原味移植的溫哥華小鎮商街,更以其純粹的北美溫哥華風情、會客廳式的開放街區形態,成為它的一大特色。建發楓林灣與天山國賓一號整體的設計風格就不同,進入國賓一號就會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感受,而楓林灣則是感覺非常大氣。我們對兩者內部構造進行分析,明顯楓林灣的“人車分流”要比國賓一號做得好,而國賓一號的“綠化設計”要比楓林灣做得好。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小區風格,而我更喜歡我們中國風的國賓一號。
國賓一號和建發楓林灣是銀川市內住宅區項目。住宅區園林景觀配置也很豐富,要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增加美感,植物配置方面注重實用性居多,例如銀杏作為行道樹種,遮陰效果顯著。
銀川地質博物館共有六廳一區、4D電影院及地礦文化廣場。全館共設4層參觀區域,分別為:序廳、地球科學廳、生命演化廳、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地質工作展廳及寶玉石展區。我們進去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序廳啦,這里有許多珍貴的石頭標本,記得最深的就是那一面鸮頭貝墻。
進入地球科學廳后,我學習到了許多關于奧妙無窮的宇宙和地球的知識,通過八大行星發光模型與高科技的有機融合,了解太陽系知識。進入生命演化廳、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映入眼簾的是奔騰洶涌、氣勢磅礴的大型黃河景觀,滾滾呼嘯而來的黃河給人一種震撼的、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久經滄桑的賀蘭山、風景如畫的六盤山、廣闊無限的沙土地揭開了寧夏地質地貌的神秘面紗。最后進入的就是我們女孩子最喜歡的寶玉石展區啦,看到了水晶,鋯石,玉、鉆石等的原石,大大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參觀地質博物館后,使我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地質科學、生命科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感受到了地質博物館的歷史悠久,館藏豐富,尤其室內景觀的布置,更融入了人文設計理念,為我們觀眾服務。
第五天,我們來到了黃河壇文化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中華黃河壇的正門:黃河大牌樓,它高15.8米,跨45米,頂部是一只展翅欲飛的太陽鳥,兩邊龍鳳呈祥,大牌樓十門九柱,是目前中國最大牌樓。通過碑林大道,我們來到黃河五千年大照壁,照壁上刻畫的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精華,照壁的背面就是濃縮為一萬八千字的歷史頌文,再往后走還有三個“大門”:思恩坊、禮恩坊、感恩坊。每一個門都告訴我們要感念黃河感念母親河。
最后一天我們去的閱海水上公園和永寧人民公園。閱海水上公園和永寧人民公園都是以現代園林藝術構成理論指導通過園林小品、園林建筑、石景、綠化造景等景觀設計,創造出公園優美的環境景觀。水上公園的布局合理,有一個供小朋友玩耍的沙灘,林蔭環繞,是一個遮蔭避暑的不二之地。而永寧公園相對來說樹木就少了,在夏天進入就會感覺很曬,但是永寧公園中做了一座小山,可以讓人們爬山運動;我認為它好的一點就是道路上每隔一段就會有警示語或鼓勵語出現,給人心理就一種無形的鼓勵。
閱海水上公園中依閱海而建,有親水沙灘,水上棧道,景觀橋石亭等等,其中也不乏充滿現代感簡約美的建筑,如廊架,衛生間等。永寧人民公園則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公園,該有的都有,其中車行道人行道分割明確,主題定位明確,甚至為健身跑步愛好者設計了登山環節,可見心意十足。
通過認識學習,對園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要想成為一名園林設計師,需要具備很多知識。一就是有想法和理念,二就是手繪。想法和理念是來自于生活、自然和文化,需要我們平時不斷觀察學習,最主要的還是要多閱讀書籍,豐富閱歷,拓展視野,還需要多看一些大師設計的作品,分析他們的理念和構思,然后厚積薄發,取其精華;而手繪更加重要,有想法了畫不出來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們不能老臨摹別人畫好的作品,我更加應該加強我們寫生的能力,要堅持練習,不拋棄不放棄,一定會有進步!三還要熟識各類植物,學好植物配置,才會在風景園林的道路上展現我自己的風采!除了專業知識積累和眼界的拓展,團結協作,同甘共苦,集體精神這些做人的美好品質也已烙印我心,它將成為我漫漫人生路中美好的,值得回憶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