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過得很快,這一學期又馬上進入了尾聲,我們已經學習到第七單元了,上一個單元是數學好玩兒,楊老師讓我們做實驗。給了我們討論的時間。我們的決定如下:
? 我帶籃球,崔鈺澤帶乒乓球,趙梓辰帶本子記錄,何子謙帶鋼卷尺。
? 就這樣,我們分配好了工作。各帶各的,于星期四的課間操,我們進行了實驗。我先把鋼卷尺壓到了墻上,盡量弄直,要不然實驗的準確性會有所不一。
? 我們的實驗目的是在同一高度下,不用力,籃球與乒乓球反彈高度是多少?誰反彈的高。
? 我們用了一根跳繩,對準到鋼卷尺130cm的地方,只見崔鈺澤“嘭”的一聲,籃球掉了下來,我們的視線齊刷刷的向鋼卷尺看,這是五次的實驗數據。
籃球第一次反彈高度為99cm
籃球第二次反彈高度為95cm
籃球第三次反彈高度為97cm
籃球第四次反彈高度為96cm
籃球第五次反彈高度為97cm
籃球的實驗做完了,接下來我們開始了乒乓球的實驗。
乒乓球第一次反彈高度為23cm
乒乓球第二次反彈高度為15cm
乒乓球第三次反彈高度為26cm
乒乓球第四次反彈高度為25cm
乒乓球第五次反彈高度為23cm
? 實驗結束了,我們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籃球的反彈高度與地面有關系,因為我們是在人造草坪上,進行的實驗。人經常踩的地方會比較瓷實,籃球的反彈高度就比較高,經常不踩的地方就會比較松弛,籃球就反彈的比較矮。這樣就會影響實驗數據。
?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籃球的氣勢充足還是不充足,充的飽還是不飽。氣比較飽的球就會彈得比較高,氣比較少的球就會彈比較矮,甚至彈不起來。
? 應該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籃球和乒乓球的材質不同,籃球皮是軟的,乒乓球的皮是硬的。所以實驗結果不相同。
? 可以確定高度和力度跟結果沒有關系,因為我們的是高度為130cm,沒有力度。所以不可能有這個因素。
? 籃球的平均反彈高度為96.8cm,乒乓球的平均反彈高度為23.2cm。由此可見,籃球的平均反彈高度比乒乓球的平均反彈高度要高。
? 當然了,為了計算準確。我們決定四舍五入,將96.8cm四舍五入為97cm,23.2cm四舍五入為23cm。這樣算起來比較容易。
? 籃球的反彈高度大約是起始高度的幾分之幾?我們可以用97÷130=130/97,乒乓球的反彈高度了,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算。23÷130=130/23。
? 經過這次的實驗,我知道了實驗不可能一次成功,這樣的數據是不準確的。最好實驗很多次,實驗的越多,準確值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