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淮北平原的農村,除夕將近。從聳立在農家低矮廚房上的煙囪里跑出來的股股縷縷裊裊顏色或白或灰或褐的炊煙,在寒冷的天空中與飛舞的雪花不期而遇兩情相悅后,飄逸去了遠方。它要報告大家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過年了,這戶人家,不,不只是這一戶人家,而是許多有條件的農家,都在為過年緊張地忙碌著。在這千頭萬緒的忙碌中,就有用芋頭即紅薯做原料制作芋頭糖這一項不可或缺的喜事一大樁。
? ? ? ? 初步完成由淀粉到糖化階段轉化的被洗刷處理干凈的一大筐芋頭被實實在在地擺放到了黑黝黝的大鐵鍋里,去接受干柴烈火烀煮的洗禮和先涼后熱乃至沸騰湯水的考驗。在外因的作用下,通過內因實現自身由生到熟由硬變軟的量的積累和嬗變,用自身特有的價值去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去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和食欲的愿望。熱騰騰的水蒸氣彌漫了整個廚房,上沖到了屋笆和房梁。由熱氣遇冷凝結附著在用麥秸編制而成覆蓋在大鐵鍋上的鍋笸外面的小水珠,猶如粒粒珍珠晶瑩剔透折射著光閃耀著光芒。經過一段時間的烀煮,漸漸地就聞到了被烀煮了的芋頭那種特有的甜氣和醇香,誘得人不由自主口水欲下淌。馬上住火。趕緊趁熱把烀熟了的芋頭轉移到早已洗刷干凈的空缸里。用趁手干凈的長木棒,或者是長一些的搟面杖,插到缸里面,把芋頭反復攪拌成糊狀。同時不忘把早已就切碎了的起著催化劑作用的青青大麥芽放到缸里面,幫助催化多出糖出好糖。接著再用潔白干凈細紋棉布把已成糊狀的芋頭包裹起來,放到橫臥在缸口上干凈結實的木板上,用雙手去反復搋挼揉擠壓。被擠壓出來含有大量糖分的漿水流淌到木板下面的容器里,“嘩嘩”有聲,奏響了攢糖的華麗樂章。然后再把缸里的漿水倒進鍋里進行煎熬,浴火重生。用勺子或鍋鏟子等廚房用具把鍋里的漿水不斷攪動,直到水汽蒸發漸漸少去,漿水變成粘稠的濃漿即糖稀為止。火候一到,馬上住火,趁熱把糖漿盛出來倒到早已準備好的模子里或敷有些許面粉的案板上,讓其慢慢自然冷卻變硬,這樣就產生出來了原生態的芋頭糖。然后才根據情況和需要,加入花生米或芝麻之類的輔助性的食材,做成各式各樣的糖品。當然不是馬上就吃,而是收擱起來,放個地方,單等到過年的那一時刻的到來,辭舊迎新的鐘聲敲響。
? ? ? ? 等啊,等,等到了門神上哨,窗花貼上,春聯粘門,花炮炸響,年夜飯吃過,一切都收拾妥當。這時候,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由奶奶或者是母親把制好的芋頭糖品端了上來。一家老小團團圍坐,喜氣洋洋地吃著芋頭糖。滿嘴都是甜,還有噴噴香!大年初一,父老兄長們,拜年新春互賀喜,頷首作揖,歡聚一堂。吃著花生磕著瓜子和品嘗著點心,其中少不了芋頭糖。談天說地、南田北湖地嘮嗑閑聊拉家常。共同回憶過去的崢嶸歲月,不無感慨,但感慨確實不是很多。日子過得不管怎么樣,都是歡聲笑語無愁腸。展望未來,規劃新一年的生產話桑麻,無論將來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曲折,都會一如既往排除萬難向前闖。滿心滿目都是憧憬美好理想和希望。
? ? ? ? 大人有大人的話題和心思,小孩有小孩的樂趣和向往。太陽才過正午,孩童站在西廂房后墻的屋檐下,眼望著空中正在陪伴人們歡度新春佳節的大風箏,嘴里吃著香甜的芋頭糖。紙鳶或動或靜在萬里無云的藍天上。它要去尋找先前傳報喜訊的那縷縷炊煙,請它也過來嘗一嘗香甜可口的芋頭糖。孩兒吃著香糖興高采烈,母親站在一旁心花怒放。因為她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汗水,已經到得了親人的認可。熬糖的時候,是她右手把柴續,左手拉風箱。制糖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她的心力和體力的辛勤付出,都有她的身形在移動微晃,畢竟母親是纏了腳的,身體也稍微有點胖。
? ? ? ?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不經意一個多花甲的時間就這樣轉眼過去了。類似熬糖時的那股股縷縷炊煙早已不見其在頭上飄逸、盤旋和飛揚。制糖所用的器物工具等也早無了蹤影,不知現在它們身在何方?奶奶和母親們,還有吃著芋頭糖拉著家常的父輩們,大都不在人世,而是“活”在了仙境天堂。當年放著風箏吃著芋頭糖的孩童早已不再是孩童,而是年逾古稀鬢角滿發染雪霜。芋頭糖啊,芋頭糖,雖然說你我已好久不曾相見,但你那俊俏可愛暗紅甚至略帶有點紫黑晶瑩閃光的模樣,還有那醇厚特有的香甜味兒,卻一直留在了我的記憶里,從未把你來相忘。雖然說現在的生活甜如蜜,但我卻常常把你憶起和向往。芋頭糖,我親愛的芋頭糖,我不能把你來忘懷,我要永遠記你于心上。是你陪伴我度過了童年那一段難忘的好時光。
? ? ? ? 末了,還想再說幾句。那就是芋頭糖雖然久違我家鄉,但不知道在異地他鄉是否還有它的同黨,現狀又是怎么樣?若有知情者,煩請告訴,我愿洗耳恭聽聞其詳。最后讓我們一起來:吃糖,閱文;閱文,吃糖;糖文共分享,心中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