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我,正坐在廣州員村的科拓孵化器的辦公樓里參加從新加坡遠道而來的Grace的線下分享會,主題是《30歲前最重要的事》。
今天的3位分享嘉賓都是通過讀書找到了自我的人。我今天來參加活動,并不是因為我也愛讀書。相反,我真的很不愛讀書。我已經忘記有多久沒好好讀一本書了。我最認真看書的時候是在初中迷上看小說的那一段時間。我來這里就是為了看人的,看優秀的人。
見的人多了,會發現優秀者都有一個特性:隨和而有親和力。Grace,Bella,Sue她們就像一個鄰家大姐姐一樣,說著她們平凡而又不凡的家庭瑣碎和個人煩惱,以及如何通過讀書自我調節,在25歲后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活的意義,重新啟航出發。所以在她們現在30歲的當頭,有了5年前不一樣的自己。
有8年的HR經驗的Bella問了我們一個問題:請大家想想5年前的某一天,你在做什么?5年后,你想做什么?你想成為什么樣子的人?
? ? ? ? ? ? ? ? ? 1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霎那間,我的腦海里居然閃出一張很溫馨的畫面:清風 綠葉 小鳥拼湊出來的夏天早晨。我在一個庭院里,抱著一個二三歲大的孩子,旁邊坐著我的先生。我們一家三口正在嬉戲打鬧,臉上掛著大大的笑臉。
其實閃出這張畫面,我感到奇怪,卻又不奇怪。奇怪的是我現在是單身,居然會閃出有伴侶的畫面。不奇怪的是我近來在擇偶這方面心態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就在2017年末,我都認為伴侶是可遇不可求的,緣分到了自然會相遇。
? ? ? ? ? ? ? ? ? ? 2擇偶思維的轉變
2018才剛到來,我很明顯的能感覺到我的心智不一樣了。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和一些外部的影響,我的認知開始發生了“巨變”,不再覺得伴侶是干等就來的,即使真有“緣分”一說,也是需要我走出去才能有相遇的機率的。
以前家里要是提起“相親”,我會很反感,還會發脾氣。覺得相親就像買賣,明碼標價,合適就拿走。心里很不屑這種擇偶方式。但我現在不再排斥“相親”二字,可以很坦然跟家人聊這個話題,明確地告訴他們,我現在還沒準備好,所以我不想去。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自己生悶氣,還怪家人不懂我,搞得大家都不愉快。我開始接受并理解這種擇偶方式。因為我現在明白:不管以任何形式結合在一起的,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買賣”。只有欣賞、合適,才會產生購買欲,才會有“買賣”。有“買賣”方能持久!
? ? ? ? ? ? ? ? ? 3對事業的追求
5年后,我剛好30歲。希望那時候的我,有人可愛,有夢可棲,還有一份自己得心應手的事業。近一年來,朋友不斷說服我一起創業。但我很慫,一直沒邁出第一步。今年,我希望能走向新的里程碑,我要對未來30歲的我有點交待。
關于5年前,青蔥的年華,一片空白,沒什么值得懷念的,因為我現在一年過得比一年好了!
正處于25歲的我,其實很尷尬。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年齡。想得太多,能做的太少。曾經看過很多文章,都說25歲是女生的一個分水嶺。我一直認為這個分水嶺指的是顏值和身體停止生長發育,逐漸走向衰老。而我現在有不同的體會,那就是25歲,我們成人了,長大了。我們對自己有要求,對未來有期許了。
我們不再是那個有偶像劇,有小說,有游戲就能撐過一天,糊涂過一年的小姑娘。回想過去虛度的光陰,可恨又可笑。一邊怪自己虛度,一邊又慶幸自己還虛度了這么一段沒心沒肺的日子。可能往后的余生,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畢竟我們想要的,已經不一樣了。
25歲,我們成熟而有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5年后,愿我能如我所愿!感謝命運的安排,讓我在25歲遇到你們,從而讓我開始思考我25歲后的人生活法。我加油,你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