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用兩個中午的休息時間看完徐靜波的《遇見日本》,在冬天出門是件痛苦的事,我掙扎了好幾下最終決定中午哪兒也不去就留在單位,吃完飯更衣室吹吹空調,看書和睡覺。
日本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作者徐靜波的回答是平和。90年代留學,在日本20多年的他應該比大多數人有發言權。可愛國主義教育下,看《地道戰》長大的我們,怎么也無法把日本鬼子和平和兩字聯系起來。
拋開民族感情,好奇心重的我想更客觀地了解太陽旗島國的風土人情。他們對歷史怎么看?林語堂理想生活中的日本太太,現在還是那么溫柔嗎?當代年輕人的婚戀觀是啥樣?
日本人長高和長壽的秘密是什么?中小學校的午餐制度對教育的影響?工匠精神可以嚴苛到何種程度?
東京蜘蛛網式的道路布局為何比北京上海漂亮的“井”字規劃更不容易擁堵?日本的房子值得投資嗎?買別墅還是公寓?
生活中的點滴事拼湊出日本人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好惡,讀懂了人也就讀懂了事。
彼一時,日本是殘暴的侵略者,此一時,《遇見日本》帶我看到這個國家溫柔的一面。我們是近鄰不煩礙缺少了解,好在有書有文字有人愿當紐帶幫我們看看這個世界。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