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晚上放學回來,把書包放到沙發上,就從書包拿出來一摞書,我還以為兒子是要把書放到家里。結果他一邊拿書一邊說:今天的作業沒有寫完,我要接著寫作業,一道題讓我思考了兩個小時,用了三張驗草紙也沒有寫出來。
聽了兒子的話,我大腦里第一印象是,兒子真專注,勇于探索。我給兒子說,“媽媽太佩服你了,一道題你竟然可以做兩個小時,你是如何做到的?
兒子:我越做不出來,我越想把它做出來,那種感覺有種挖寶的感覺。
我:兒子你的這種專注探索,值得同學們學習。
兒子:你不用說了,重要的是我也沒有做出來,我用手機掃碼看看怎么做?
我把手機給兒子讓他掃碼,又隨口問他一句,你怎么不在學校問問老師?(有意識的培養他的求助能力)
兒子:化學老師不在教室。
結果兒子在手機上沒有掃碼成功,他直接給哥哥發信息,讓哥哥幫他,一會功夫,哥哥就把解題思路給他發過來。他看了哥哥發的解題思路,瞬間就明白了。
我在旁邊看著兩個孩子的互動,這就是兩個孩子之間的相動,弟弟只要有不會的時候,就會去問哥哥,讓哥哥幫忙。兒子每天的作業,從來沒有讓我操過心。清明節時,兒子白天玩,晚上安靜寫作業,他自己安排時間,我從來就沒有催過他,因為作業是他自己的事。開學后,看到老師發的沒有寫作業的名單,我從頭看到尾,就擔心兒子的作業有紕漏,結果兒子從來沒有讓我失望。
晚上給兒子對這件事做了一個總結,對于他的專注探索,求助力先認可。平時的作業是查缺補缺的過程,但是如果是在考試的時候,一道題如果二十分鐘還沒有做出來,就果斷的放棄,因為太占用時間,會導致后面的題做不出來。
感恩兒子的努力和自律,讓我可以如此放心,我們只管努力,把結果交給時間。我們只管努力成長自己,用好的生命狀態去影響孩子。教育不是說教,而是一個生命推動一個生命,一個靈魂推動一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