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廣大群眾及時了解掌握識別不法分子實施電信詐騙犯罪的手段和伎倆。現將幾種常見手段歸納如下:
(一) 電話詐騙
1、 冒充公、檢、法、司、社保等國家工作人員:告知受害人涉嫌案件,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入指定賬戶或指揮受害人設置“安全賬戶”。
2、
以汽車退稅、購房退稅為名,冒充稅務人員,以退房契稅、車輛購置稅為由,讓受害人在ATM機利用轉賬操作獲取退稅。實際上利用英文操作界面將受害人賬戶內資金轉移。
3、 “猜猜我是誰”冒充熟人虛構事實、冒充親朋好友,以車禍、生病、違法后需繳納罰款等為由實施詐騙。
4、 冒充軍人以購買大宗貨物為名,騙取受害人訂金。
5、 虛構子女被綁架,利用電話背景音(孩子哭聲、打罵聲)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匯款轉賬。
(二) 短信詐騙
1、
銀行卡消費詐騙:通過短信告知受害人銀行卡在異地欠費,如有疑問撥打電話,其同伙假冒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
2、 無理由匯款詐騙:通過短信發送“銀行賬號,請速匯款”等內容行騙正要匯款的群眾。
(三) 網絡詐騙
1、
利用網絡通訊“QQ”等即時文字、視頻聊天工具,通過植入木馬或者病毒實現盜取事主個人信息和視頻片段,然后冒充事主向網絡好友借錢的手段詐騙。近期現冒充在國外留學人員QQ號碼,詐騙國內親友的案件增多。
2、 利用博客、論壇、游戲、QQ、郵箱 等網絡空間發布虛假中獎消息,然后以交納稅金、手續費等借口詐騙。
3、
采取網絡釣魚手段,發布虛假購物、火車票、飛機票等網頁。以低價引誘事主網上購買,然后利用虛假網絡支付平臺等手段劃轉事主網上銀行賬戶資金進行詐騙。
4、
在交友網站上發布交友信息,通過網絡、電話交往一段時間后,以自己開辦企業缺錢、開店慶祝送花籃、發財樹或知道香港、澳門彩票內幕等名義進行詐騙。
警方鄭重提示:當大家遇到上述某種情況時,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的短信或電話,請您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并立即撥打110報警,以防受騙。凡在互聯網上遇有關于網絡購物、網絡中獎、網絡理財、網絡炒股等可疑信息,不看、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如有疑問請撥打110咨詢。如遇上述情節要做到“不聽、不看、不信、不匯款、不轉賬”,尤其不要聽信陌生人轉接警方或其他咨詢電話,或不要點擊可疑網頁提供的確認鏈接,一定要及時撥打110向警方咨詢、舉報或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