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廣漢,天氣漸漸涼了。清晨的陽光仿佛是低溫的水,照在包裹著長衣的人們臉上,讓人忍不住要打噴嚏。空氣很干燥,地面厚厚的粉塵被行人匆忙的腳步碾過,伴隨著輕風忽地騰地而起,快活的彌漫入空間里,像飛行學院第一次上天的學員。
圖片發自簡書App
穿過古舊而曲折的小城,終于來到了城外不遠的三星堆遺址。青銅人像突出的眼睛,據說是延伸而出的目光的具象。渴望看到遙遠的天空、星象甚至未來的古蜀先民,在神像眼睛上不甘地鑄上了銅柱,渴望著看清前路。“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神像終究是人的創造,并沒有高于人的力量,璀璨的遺跡最終掩埋在歲月的荒墟里,只能憑后人吊唁。
然而有趣的是,在這片寄托著先人對世界的渴望的土地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落址于此。飛機飛向藍天,飛行員的目光終于得以看見周遭的世界。先民的目光終于透過他們的眼睛而延伸,看到了渴求的景象。那巨大的神像上突出的眼睛,仿佛化成了飛機的發動機,愉快的在空中呼嘯、奔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古人的愿望在今天以另一種形式化為真切的現實,而冥冥中一縷飄之不斷的因緣連接著三星堆與飛行學院,只令后人沉默而郁結,不知如何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