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酒圣杜康為中國史傳的“釀酒始祖”,那么酒圣杜康到底是哪個年代的人?杜康酒的由來又有哪些傳說呢?根據不同地區的民間傳說,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黃帝大臣、夏代國君、周代釀酒圣人以及漢代杜康之說。
黃帝大臣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里,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蕩的樹干。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干燥的樹干里。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里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干裂開了幾條縫,由里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后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夏代君主
據《說文解字·巾部》釋: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葬白水。?”啟襲禹位,標志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王朝的正式誕生。繼啟登位的太康荒淫無道,被夷族酋長后羿乘機奪位后失國?。但后羿隨即又被自己的親信寒浞取代。太康逃到同姓部落斟鄩那里,后羿滅掉斟鄩,擁立仲康。?仲康之子相逃奔商丘,遭到夷族的討伐。此時,相的妻子后緡正懷有身孕,她逃到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
寒浞想斬草除根,派人捉拿少康。少康無奈,跑到有虞氏的地盤,做了那里的庖正(掌管膳食之類的小官)?。少年的少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后,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于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并不斷改進,終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 (《說文解字》注:“杜,甘棠也”)。?
少康很有才能,而且富有反抗精神。他糾合同姓,在有虞氏的鼎力幫助下,終于戰勝寒浞,恢復了王位,歷史上稱之為“少康中興”。???
漢代杜康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修撰的《白水縣志》記載:“漢,杜康,字仲寧,生于洛陽伊川,善造酒。”?,由洛陽而下至汝陽縣的杜康村,相傳正是白酒鼻祖 杜康釀酒的地方,至今杜康釀制杜康酒的酒泉,還位于杜康村的酒泉溝里。在古樹老宅,青磚黛瓦的杜康村里,一處杜康造酒遺址表明,此地正是中國秫酒杜康酒的發源地。
中國的文化總是豐富飽滿的,在酒的始創者尚無最終定論時,人們還在樂此不疲地做著種種離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幾種影響比較大的造酒說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堯帝造酒、黃帝造酒等說法。?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從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夏代中國已經出現酒器,商代就有“酒池肉林”的傳說,到周朝,治者認為殷商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亂德是重要的一條。周公還頒布了《酒誥》,旨在樹立和弘揚優良的酒風。可見,作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應該不晚于三代時期。
酒的傳說
民間有如下傳說:杜康某夜夢見一白胡老者,告訴杜康將賜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內到對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間最美的飲料。杜康次日起床,發現門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門入山尋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見一文人,吟詩作對拉近關系后,請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說明來以后,武士二話不說,果斷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見樹下睡一呆傻之人,滿嘴嘔吐,臟不可耐,無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兩銀子,買下其一滴血。回轉后,杜康將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滾,熱氣增騰,香氣撲鼻,品之如仙如癡。因為用了九天時間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將這種飲料命名為“酒”。
因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們在喝酒時一般也按這三個程序進行:第一階段,舉杯互道賀詞,互相規勸,好似秀才吟詩作對般文氣十足;第二階段,酒過三巡,情到勝處,話不多說,一飲而盡,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階段,酒醉人瘋,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嘔,或隨處而臥,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