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常用的幾個學習軟件,是各自的年度盤點,告訴我使用這個軟件多少天、學了哪些課程、讀了多少書、哪一天熬夜最晚、哪一天學習時間最長,以及,今年在這個軟件花了多少錢。
我覺得也就隨便看一下,做個參照就好,畢竟,自己學了多少、做了多少,自己知道。
關于自己的年度盤點,截止上周基本完成,因為,我的一年,以生日那天為終點和起點。
近兩天另外想到的是,有些事情的意義,是完全可以自己定義的。好與壞的矛盾中,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是可以賦予新的意義讓自己更開心的。
這又讓我想起了前人的話:“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生產服務”。
也不知道怎么就想起這些,想起原本為了通過考試去讀的這些哲學、歷史、唯物觀、辯證法呢,最近也沒有接觸相關的東西,只是在感悟中發覺,這種感受用這句話描述最準確。
類似的還有,“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
還有“主觀要與客觀相一致,在符合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還有“矛盾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時,優先關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總之就是,腦子里不自覺地冒出這些零零散散的、挺有道理的、挺符合實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