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獸不可與同群”—孔老師這不是粗口

“鳥獸未可同群也,非斯人之徒誰與?”這是《論語·微子》中孔子說的一句話。鳥,飛禽也;獸,走獸也。鳥和獸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可能做同類,只能處于兩種不同的生活空間。長久以來,對這句話很多人簡單地“斷章取義”,解釋為孔子不同意某些人的主張,罵他們是鳥獸。用大白話說,就是是禽獸、畜生!隳三都

這是完全錯誤的。要正確理解,我們先看看這句話的上下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鬃舆^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是也?!痹唬骸笆侵蛞?。”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唬骸笆强浊鹬脚c?”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櫌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尋問渡口在哪里。長沮問子路:“那個執轡(拿著韁繩)駕車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指著桀溺)說:“那位是知道渡口的人。

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字子路)?!辫钅缯f:“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b>

桀溺說:“(當今需要改變的人)像洪水一樣到處都是,(改不勝改,)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著(孔丘那種)逃避壞人的人,為什么不跟著(我們這些)逃避壞社會的人?”鋤草而未停下。

孔子周游列國,走過萬水千山,問路的經歷也不計其數。就是渡口也打聽過不少,基本上都非常順利,唯獨在這此卻受到一番奚落,給孔子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被記錄到《論語》里去了,而且大書特書!怎么講?我們知道《論語》都是短小精悍、微言大義的語錄體句子或小段,這篇以冗長、瑣碎而突兀于整本書。

很顯然,這是以長沮、桀溺為代表的避世之人(隱士)給孔子“指點”心靈上的迷津,實體的“津(渡口)”只是一個寓言載體。換句話說:在指路的隱士們看來,孔子一行不是找不到行路的渡口,而是在立身處世的“渡口”迷航了!當下世道這么亂,你孔老師再怎么努力也是沒用的,還不如像我們一樣暫避一時。

子路回來后把情況報告給孔子??鬃訍澣蝗羰У卣f這句話——“鳥獸未可同群也,非斯人之徒誰與?”飛禽和走獸不能相互結交而同群,而我生而為人,不去結交那些作為同類的人,去結交誰呢?

聯系上下文,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天下有道的時候,我老人家(孔子)就不做與人結交以改變人的事情了;現在是沒辦法,這事我不做就沒人做了。明明知道社會動亂,禮樂崩壞,我也要積極入世,參與變革,而不是消極避世。

孔子雖然也羨慕隱士們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世道越亂,自己就越要入世,盡最大努力挽救文化薪火,正所謂“鐵肩擔道義”!這種心態,頗有點釋迦牟尼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架勢。釋迦牟尼成佛后,也曾抱怨過“眾生剛強難化”,不過,難化也要化,苦些累些而已,孔圣人的境界在某種意義上與釋迦牟尼相當,體現了儒家“入世”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

所以這句話實際上是在討論當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為政者爭民施奪、貪婪成性,黎民百姓身陷水深火熱的無道之世時,君子所應采取的處世態度。人有社會化的屬性,不能離開社會與飛禽走獸一起生活。作為社會中人,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退回“脫俗”的自然狀態。同時也委婉地批評當時“社會賢達”為了自己所謂的清譽,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眼瞅著老百姓處于困境之中而不去幫助生民改變。 儒生一向崇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志向,顯然不會認同賢達之士學鳥獸藏于山林,不敢正視社會民生問題的處世態度的。?

面對混亂的社會現實,孔子也曾有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長》)的感嘆,但是孔子此言也只是感傷自己懷才不遇,不過是傷心的時候發發牢騷罷了,并沒有真的要退隱于海上。當楚狂接輿“風歌笑孔丘”時,孔子一點也不惱怒,而是下車希望與之交談;當長沮、桀溺這些隱士通過子路規勸孔子當“避世之士”時,孔子雖不贊同,但也沒有有激烈的爭論和反駁,只是“憮然”地表達了“鳥獸不可與同群”這句話。

孔子畢生積極入世,推行仁道,為建立理想的“大同”社會,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基于責任意識,也為了建功立業、匡正治世,“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成為了儒家的基本信條。

歡迎交流、分享? ?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之孔子國學系列:

1、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如何理解?

2、孔子當權后為什么迅速殺掉少正卯?

3、孔子"棄政從學"的決定性推手——“隳三都”

4、“鳥獸不可與同群”—孔老師這不是粗口

5、關云長熟讀的《春秋》是怎么一部書?

6、扒一扒孔圣人頭上的那些"帽冠"

7、孔子家族祖孫“四代出妻”,他卻說“女子難養”?

8、延續了上千年的曲解騙局——“女子無才便是德”

9、“孔二代”——孔鯉其人其事

10、“妄議”或許掉腦袋——從孔子誅殺少正卯說起

11、從“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到佛系生活

12、“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究竟啥意思?

13、從“孔子拜陽貨”說開去

14、圣人遇美女——見“是非人”,生“是非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