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的住的叫做機會,抓不住的叫做故事!
深圳特區成立于1980年,在成立之前1979年深圳的生產總值為1.79億元,而到現在深圳的生產總值是19492億,經濟規模翻了1萬多倍。
而浦東新區則是在1990年開始開發,1992年國務院批復設立浦東新區。1990年浦東新區生產總值為60.24億元,占上海的比重是8.1%,如今浦東新區生產總值8732億,占上海比重達到31.8%。
再對比一下:2016年雄安新區的三縣的生產總值分別是,雄縣101億元、安新縣40.01億元和容城縣59.4億元。從GDP總值看,深圳特區GDP總值1.9萬億,浦東新區GDP總值8千億,雄安新區GDP總值只有約區區2百億。而從面積上看,深圳特區是1996平方公里,浦東新區是1210平方公里,根據規劃,雄安新區遠期規劃面積達到2000平方公里,如果雄安新區每平方公里GDP貢獻值達到深圳與浦東平均水平,那么雄安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雖然這一區域傳統基礎薄弱,但也是優勢,束縛會少,在嶄新的白紙上描繪全新概念,更容易進行各種創新。“雄安新區有望成為另一個深圳、浦東。”
1、房地產
本地房企及在當地有土地儲備的上市公司直接受益。
關注:華夏幸福、榮盛發展、廊坊發展、寶碩股份、京漢股份等。
2、基建
水泥、鋼鐵、機械等直接受益基建。
關注:冀東水泥、金隅股份、河鋼股份、首鋼股份、青龍管業、巨力索具、河北宣工等。
3、本地上市公司
關注地區上市公司當然,土地儲備大的可能被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