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這幾個SDK版本概念都有點模糊不清,對于API的使用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所以今天花點時間來記錄下。
minSDKVersion
顧名思義是設置sdk最低版本的。作用就是操作系統會拒絕低于
該標準的APP的安裝。
例如,minSDKVersion設置為16(Jelly Bean 4.1系統),那么該APP將只能運行在4.1系統以上的設備中,想要在2.3系統上安裝是不被允許的。
minSDKVersion比較容易理解,經常讓我混淆的時其他兩個版本設置會對API產生的影響。
targetSDKVersion
targetSDKVersion就是設置SDK目標版本,目標版本的設置就是為了告訴Android系統:本APP是設計計劃給哪個API級別運行的。
一般情況下目標版本設置為當前Android最新版本即可。既然是一般那也就有特殊情況,什么情況下需要修改目標版本呢?
如果新發布的SDK版本會對UI顯示甚至操作系統運行機制產生影響,而你的APP又沒有做好應對措施,為了保證你的APP正常運行,那你需要降低目標版本。因為你的目標版本仍然是舊的SDK,所以在新版系統中那些新的變化會在你的APP中被忽略,繼而保證其正常運行。
例如,Android6.0系統增加了動態權限機制,如果為了追時髦,盲目把你的targetSDKVersion設置為23(6.0),那么在需要使用權限的地方將會出現異常。為此,在你做好動態權限申請之前,為保障APP正常運行,你需要將目標版本設置低于23。
compileSDKVersion
compileSDKVersion是設置編譯版本。
一般來說編譯目標版本是選擇最新的SDK,這樣可以及時使用體驗到新的API提供的新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minSDKVersion和compileSDKVersion版本差距比較大的話,可能會造成API的不兼容。例如,你的最低版本是2.3 ,但是編譯版本是5.0,API中使用了4.0SDK提供的一些新API,這樣的后果是在2.3系統中運行到該處代碼時會發生異常崩潰。這是因為代碼的不兼容造成的。如圖:
如何解決這種API的不兼容呢?
一種辦法是提升minSDKVersion到新API使用的SDK版本,但是這種方法只是回避兼容性,并沒有確實解決問題,而且還要放棄低版本部分市場。
比較好的做法是在使用新API地方做設備版本的檢查。Build.VERSION_SDK_INT常量表示當前Android設備的版本號。可以將該常量同新API版本進行比較,如果版本大于等于新版API版本號,則正常使用新API功能,否則使用舊的調用。兼容設置如下:
注意:compileSDKVersion是和編譯器打交道的,而minSDKVersion和targetSDKVersion是和系統打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