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晚,聽了蔡蔡老師《賦予孩子力量的溝通方式》一課,感觸很深,收益很大。
? ? ? ? 感動于蔡蔡老師毫無保留的分享,同時也得出如下的體會:
? ? ? ? 當我們與孩子之間出現了問題時,就應該如蔡蔡老師所說的,聰明的家長不會去包辦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
? ? ? ? 首先,我們要學會傾聽。
? ? ? ? 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有耐心,要讓孩子發表她自己的見解,而且我們要認真傾聽,聽聽孩子的心聲、想法和見解。要讓孩子感覺到她的存在感,然后再和孩子談我們的看法,做到有效溝通,快樂交談,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傾吐對象。
? ? ? ? 其次,做到放手。
? ? ? ? 家長不能包辦孩子的一切,一定要做到適當的放手。孩子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堅決要讓孩子自己去完成。放手不是放棄,而是對孩子的信任與愛,是對孩子意志的磨練,能力的培養。
? ? ? ? 適當的放手,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助力器,是學生獨立人格養成的必備條件。我們終是要放手,要讓孩子去經歷人生路上的風雨。
? ? ? ? 第三,從錯誤學習。
? ? ? ? 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一味地去責備孩子,而是要嘗試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安慰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地交談。讓孩子理解錯誤是學習地機會,與孩子討論,一起探尋錯誤發生的根源,找出一致同意的解決方式,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培養改正錯誤的勇氣,與孩子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 ? ? 第四,有效溝通。
? ? ? ? 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
? ? ? ? 學會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看著孩子,全神貫注地傾聽,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于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
? ? ? ? 2、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 ? ? ?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語調暗含著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美國人類學家的結論是:所有影響力中,語言占7%,音調占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占35%,可見其作為溝通工具的作用。
? ? ? ? 3、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有沖突時也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 ? ? ? 總之,作為家長,我們要善于傾聽,善于放手,教會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就一定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 ? ? ? 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如此,要傾聽學生的心聲,要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要培養學生勇于擔當的性格,要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