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課簡記:
命運篇2017年7月4日:自我實現的預言
①潛意識就是命運:
關鍵知識點:
第一:我們的外在命運,是由內在想象決定的,特別是我們潛意識層面的想象。(內在想象中,包括著意識和潛意識)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外在命運,就需要去認識、去改變你的內在意識。
心理學家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榮格還說了另一句話: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意識層面的東西,因為我們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說,這是我做的選擇。而潛意識層面的東西,因為我們不能夠很清晰感知到,所以我們覺得,這不是我做的選擇,是命運一般外在力量推動的結果。不過,當我們擴大了覺知范圍,覺知到了潛意識的部分時,潛意就會變成為意識層面的東西了。通過這種努力,你擴大了你的覺知領域,因此可以更好地去做選擇,更好地去掌控自己,你的自我因此變得更為成熟而強大。
第二:要特別重視一個人經常說的話,當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把一句話說了三遍以上,這句話就非常重要,值得好好探討。
第三:我們做任何選擇,都是為了追求好處,問題僅僅是你是否知道這個好處是什么。(故事:一個男人本來可以娶一個能干的美女老婆,但偏偏選了一個不好看、又不愛的女人,自己不知道是為什么。因為潛意識里娶美女女神在一起,自己會一直被自卑折磨。娶不好看的在一起,自己地位高,我比你強,能產生優越感。潛意識選擇了不好看的。)
命運篇2017年7月5日:自我實現的預言
②自我實現的預言:
關鍵知識點:
第一:一旦你說了一句話,因為人類最本質的自戀需求,你會把事情朝著這句話預言的方向去推動,以此來證明,你是對的。這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故事①:一個有實力能考上北大的學生,卻常常說北大不好考,能考上南開大學就很滿足了,結果高考,他發揮失常,果真考上了南開大學。
故事②:一個女人總說男人不是好東西,經歷了兩個丈夫,都因為家暴離婚,之后有一個從來不跟女人吵架好男人追求她,結婚后,只因為做菜鹽放得不對這樣的小事,女人用語言等刺激“你就是想打我!打呀!打呀!不打你不是男人”,所以那女人被男人打了。因為本來這個男人有一個積極的自我實現預言“我是好男人”,結果被妻子的預言“男人不是好東西”,給洗掉了。女人預言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而當她真的遇到一個好男人的時候,就回去改造他,把他改造成壞男人,這樣雖然她活得痛苦,但卻證明了,自己是對的。根本就沒有好男人。
第二:自戀的兩個常見表現是,追求“我是對的”和“我比你強”。
第①層自戀,我是對的。所以,我說了事情是怎樣的,自己就會把事情朝著那個方向推動,用這個去證明,我說的是對的。因為這個原因,前面故事里的女人,把好男人變成家暴男,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兩口子和旁觀者看到,這個男人在道德上是不對的,二他們關系中的問題都是男人導致的,錯是在別人,自己是清白無辜的。
第②層自戀,我比你強。在關系中我要一份這樣的自戀,叫做我地位高過你。所以,我地位高,你地位低的格局才會讓我舒服。因為這個原因,上一節的那位男士才不找女神做老婆,而找一個他覺得遠遠不如自己的妻子。
命運篇2017年7月6日:自我實現的預言
③改變,從體驗開始
關鍵知識點:
第零:自我實現預言得關鍵機制是選擇性機制。當我們發出一個語言后,為了維護“我是對的”這份自戀,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那些符合我預言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我們預言的信息,就會被我們忽略。這樣一來,我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我的預言。
第一:被觸動,就意味著一個理性(通過合理的邏輯推導得到確定的結果)的知識,和你自身體驗結合在一起,成為你自己的東西。自我實現的預言其實大部分是對體驗的提煉和總結,所以不管是覺知你的預言,還是要改變你的預言,都需要從體驗入手。
第二:如果你想要更積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就需要尋找機會,給自己制造機會,體驗到那個更積極的預言。(如果只有意識上樹立了這個目標,而潛意識上卻是自卑的,那樣就只會感覺到巨大壓力,不會有正向的結果。通過體驗讓潛意識知道自己能達到那個目標的高度加上理性知識,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第三:你還可以問問自己,我希望的那種(積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是什么?我過去在什么時候體驗過?然后好好調動你的回憶,讓自己去體驗那時候的感覺。(你曾經達到的高度,就是你能達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