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春天的時光里,花影搖動,溪水映日,像一曲樂賦,古樸清揚,自然端雅;像一首唐詩,瀟灑奔放,端然大氣;像一首宋詞,清麗淡雅,婉約多情。
曾幾何時,喜歡煙雨般的文字,清雅精致,細膩多情,總能觸動內心柔軟的地方。
嘗過世事風雨,歷過人間煙火,才發現,世事練達,柴米油鹽,亦有其滋味,亦可成詩。
一花一葉,一草一木,心里有風景,哪里都有萬水千山的云煙;一飯一蔬,一一茶一飲,心有遠方,又何懼人生荒涼。
1、歲月如流,日子慈悲
人世風景萬千,曾背上行囊,想要踏遍河山,看遍世間百態。后來才明白,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心上;最好的年華,不是二八,而是在安穩現世修身養性,顧盼飛揚。
人世山高水遠,人生有舍有得,選擇了放逐,就要放棄繁華;選擇了煙火流年,就要與柴米油鹽為伴。
流年催人,一個回眸,一次轉身,我們便被時光拋遠,光陰定格于老墻,在歲月里漸次泛黃。
日子卻又慈悲如蓮,一地的煙雨,一窗的初陽,一路的花開,滿室的茶香,書香墨韻,還有一個陪你甘苦與共,風雨不棄的人。
《浮生六記》:
蕓喜曰:“他年當與君卜筑于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仆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持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也。”
身處最深的紅塵,我們都有太多身不由己,沈三白亦在他的宦海里浮沉,他雖與陳蕓伉儷情深,至死不渝,卻是始于歡樂,終于憂患。
世象或許迷離,流年或許蒼白,但仍貪戀他文字里的恬淡安靜,喜歡那煙火的溫暖,平淡的滋味。
2、世味成茶,浮云為雪
曾幾何時,我們都在愛好一欄里寫上“交朋友”三個字,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留在身邊的朋友卻越來越少。
而我們,也開始學會安于當下,安于流年,不再追尋遠方,不再滿世界找朋友,只將深濃現世煮作一壺老茶,獨自慢慢品嘗。
瀲滟的流光里,我們都在修行,從那年雖喝最烈的酒,到如今的一杯淡茶,從那年的長歌當哭,到如今的一卷清詞。洗盡鉛華,淡漠悲喜,過往種種,終將落于時光滄海。
滿目河山,深紅淺翠,我們都是歲月的過客,或倉促奔走,或閑庭信眇,生命雖長短不一,卻到底殊途同歸。
無論身處何方,都勿忘心安,為一朵花開而歡喜,在一朵花落里清涼。
3、煙火幸福,孤獨而清歡
人人生而孤獨,并且終將孤獨。
林徽因:終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云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孤獨,是早春凌寒而開的那樹梅,在第一縷春風來時,獨自美好,獨自凋零。
孤獨,是月下一杯獨酌,舉杯邀月,獨飲獨醉,獨自歡喜,獨自憂傷。
孤獨,是一人一茶,一世界,一沉一浮,一心境,身似蓮花不染塵。
孤獨,就是一個人自由地站立,不依戀,不懼怕。心如止水,寵辱不驚。
孤獨讓人心醉,一顆心,一座城池,那里有悲歡的流年,那里有冷暖的故事,那里有屬于自己的花開花落,那里有自己的眼淚和歡笑。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懼得失成敗,抵達更加高遠的人生境界。
春夏種詩心,秋冬詩意深。煙火伴四季,清歡隨古今。
詩意與煙火,詩情與清歡,古今相隨,四季相伴,人生常樂,美好悠長。
愿你努力工作,也愿你享受生活;愿你腳踏實地,也愿你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