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去散步的時候在街邊的臺子上看到一個正在玩“雜技”的小伙子,走進了一看,嚯,原來是在疊杯子,還疊得很快。看他玩了幾個回合,著實被震撼到了。杯子旁邊還放了一塊毛巾,專門擦汗用,幾個回合下來,確實是挺費體力。
等看熱鬧的人都散了,我開始和他聊天。他92年的,就在旁邊的交警隊食堂當廚師。他告訴我他玩的這個的東西叫“速疊杯”,完全就是之前工作空閑的時候消磨時間來的。來濟南四年了,期間除了半年時間在一青少年智力開發機構專門教疊速杯之外,剩下的時間就一直在各種單位食堂做廚師。但由于在食堂就是炒大鍋菜,也沒有師傅帶,所以這些年下來也沒學到啥廚藝,飯店的后廚自然也去不了。
他開始和我聊天的時候還比較拘謹,但是談到他喜歡的疊速杯和魔方,完全就變了一個人,接著就打開了話匣子。從魔方和疊速杯的歷史一直講到各種玩法,還提到了各個階段世界記錄的保持者,各種拗口的外國人名字張口就來。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么一兩個讓我們光是聽到名字就足夠興奮的興趣或事情。
他玩疊速杯和魔方有三年多了。由于一個人在濟南下了班也沒啥可玩的,這三年來,他幾乎每天下班都會拿出一段時間來打發時間。他說玩這個的時候自己十分專注,每天都是拿出單獨的一塊時間集中練習。不知不覺這些年就過來了,這兩樣東西也玩的越來越熟練。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認識到,他其實一直在進行“刻意訓練”,只是目的性沒那么強。三年來每天都固定做一件事情,怎么會做不好呢?
他在青少年治理培訓機構干了半年就跟老板說不干了,原因是自己感覺不會教小朋友,雖然自己玩得不錯,但感覺就是講解不好。教授過程,需要兩項硬本領,一是自身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另一方面是向別人傳達知識技能的本領。這里其實就是兩個跨領域本領的交叉,他只掌握了一個,因此也就錯失了這么一個工作機會。對于我們來說,找到自己的興趣很重要,如果能把興趣當作工作來做,自然也很好。興趣是支點,若想把興趣給揮出來并帶來生產力,那么就需要我們同時掌握與之匹配的能力來作為杠桿。
由于只是業余玩,這些年他沒參加過類似的比賽。他也強調自己最近提升慢了很多,也深知自己需要參加一些比賽來和其他各種類型的選手進行切磋,通過切磋較量才能得到大的提升,但是一直沒有這樣的時間和機會。就像國乒,只有不斷和別的國家的運動員進行比賽切磋,才能不斷發現問題并進步。他渴望來自外界的刺激。
談到關于未來的規劃,他只是笑了笑,并沒有說很多。因為他感覺自己只是會炒個大鍋菜,而不同的只是在哪炒給誰炒的問題。他也知道自己需要跟著師傅學習,我從他眼里能看到那份兒渴望。
前段時間看了本書,叫When Strangers Meet:How People You Don't Know Can Transform You,作者是Kio Stark,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她在TED上的演講《為什么我們需要與陌生人交流》
去找陌生人聊天,說不定你就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