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蘋果是誰的——《蘋果之謎》
2.假扮有錢人的打工仔錯過愛好打工仔的有錢人——《華而不實》
3.他是個壞人,但在她的生命里,他是個好人——《最后一片葉子》
4.關于錢買不買得來愛情——《財神與愛神》
前陣子開了一本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合集,總在結尾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沖擊,猜不到結局的感覺有點憋屈,但更多是佩服。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印象較為深刻的其中四篇。
《蘋果之謎》開篇是一場猛烈的暴風雪讓行程受阻,車夫跟他的五位乘客商議以安全為前提先做停留。乘客之一的梅尼菲法官率先下車,帶動另外三位男乘客闖進了不遠處的一座房子,確認是無人的空屋且適合休整之后,他們回來各顯紳士風度地將那名唯一的女乘客迎進屋內。
車夫想起了這座房子的主人是被送進精神病院的雷德魯斯老人,老人因為披著紅被子對村民說女王將來見他,并將所有積蓄扔進水井,聲稱如果被女王知道他有錢就不會來了,這個情況驚到了村民,于是人們將他送進了瘋人院。
一名乘客在探索屋內時發現了一顆蘋果,他舉著紅艷的蘋果向饑寒交迫的旅人炫耀,高興地對女乘客麥克法蘭太太喊:“你看我發現了什么!”她銀鈴般的嗓音用贊嘆回應他,他的虛榮心仿佛得到了滿足。
而那位老人的故事激起了人們的好奇,但是在場沒有人知道那位老人真切地經歷過什么,于是他們展開了想象,躍躍欲試要分享他們覺得老人有過什么故事。
梅尼菲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提議將蘋果作為獎賞交給女乘客,讓她以女性的視角評定他們講的關于愛情與金錢的故事哪個更動人。
接下來女乘客都沒有再出聲,而男士們輪流激情地闡述著他們想象的雷德魯斯的愛情故事,結束時男士們問誰是勝出者,女乘客都沒有出聲,鏡頭拉近,發現麥克法蘭太太拿著吃剩的蘋果核已經睡著了。
本來想著他們講的愛情故事好爛,哪位男士會拿到蘋果,最后發現蘋果已經被女士吃掉了,就有被這個結尾巧妙到。是推薦看這篇短文的,幾位男士很自信,講的故事也很扯。
《華而不實》更簡練,是講一位向往富人生活的職員,在自己每周的工資里省下1美元,10周以后他就用這70美元去過幾小時富人的生活。
六十九個穿著粗呢褲,在簡陋的寢室吃三明治的日子換衣著、風度、飲食都是上等人的幾小時。“對他來說,一個璀璨美好的夜晚足以抵償許多個黯淡的日子。”
在某個第七十天,他衣著考究漫步在街上,即將前往奢華之夜常去的餐廳時,一位穿著極其普通的女士不小心踩到一塊凍雪,滑倒在他的眼前。他彬彬有禮地扶起這位崴了腳的女士,突發奇想邀請她一起共進晚餐。
他被周遭的繁華和排場裹挾著,完美地扮演著一位擁有萬貫家財的上等人,他向這位青春靚麗的女士吹噓著交際舞、茶會、國外旅游、游艇等等。姑娘說:“這種生活方式,聽起來沒有一點兒意義和價值。這個世界上,難道就沒有什么讓你感興趣的工作去做嗎?”
他激動道,“且想一想每天都要穿戴起來,到各大飯店去吃晚餐,一個下午要走訪五六家……我們這種有閑階級時世界上最辛苦的勞動者了。”
結束后,他回到自己破舊的住所,將晚禮服妥帖地疊放好,陷入了沉思,“我敢說,即使她必須靠打工為生,也是非常不錯的女孩兒。要是我不那樣胡扯,而把真話告訴她,也許我倆能成——可是,去它的吧!為了與我所穿的衣服相稱,我非那么說不可。”
女孩踩著夜色回到了她漂亮、寧靜的宅邸,依偎在姐姐身側,對她說:“我可能會愛上一個有著和善的深藍色眼睛的人,他體貼和尊重窮苦的姑娘,英俊瀟灑,品行好,舉止不輕浮。但他活在世上總得有志向,有目標,有工作可做,這樣我才能愛他。可是,親愛的姊姊,我們老是碰到那種人——那種在交際界和俱樂部里庸庸碌碌地混日子的人——我可不能愛上那種人,即使他有著藍色的眼睛,能夠和藹地對待街上遇到的窮困女孩兒。”
這個故事結局并不難猜,扣題諷刺著華而不實的上流階級,追求虛榮卻不肯腳踏實地的窮困人士。
不考慮主角錢德勒的實際做法,我很喜歡那句“一個璀璨美好的夜晚足以抵償許多個黯淡的日子。”,追求好生活、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黯淡的,并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好起來,只是確信自己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努力讓這些黯淡變得燦爛。
附上一個概念,歐·亨利式結尾,給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覺,又不得不承認他的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豐富故事的內容。這種結尾藝術,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故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