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里停步吧
暮色蒼茫,魔鬼登場
一起賞過的白云已黯然消散
芳草萋萋揮舞著訣別的手臂
孤零零的心又將飄向遠方
遲鈍的腳步隨著月影拖沓
透明的人群里無光的路漫長
而總是斗膽扶持的你啊
手心微涼是有所害怕嗎
(我也害怕)
就在這里停步吧
路燈亮了,起風微蕩
流光掠過萬物生靈的臉頰
找回如初的心將勇敢瘋長
你也去尋回自己的姓名吧
沒有相貌怎么面對愛和苦難
這也是一條希望滿滿的路呢
雖然我曾在這里迷失了方向
而此刻默然不語的你啊
目若星輝是有所期盼嗎
(我也期盼)
歷經了十余個春秋,千,與千尋的故事還能再次成為焦點,我不得不感嘆日漫的優秀與強大。文明超越國度,情感共通古今,感謝宮崎駿老爺爺給了我們對于影片的思考空間與擁有某種審美的機會。
很多人早就接觸了《千與千尋》,我也不例外。總的來說,那時的我,將在其中捕捉到的童趣無限放大(宮崎駿如此想象力本身就是童趣的最好說明),以至于我甚至覺得那個異世界是一個神秘又好玩的所在。
除了,惡心于“腐爛神”的惡臭,恐懼于無臉男的怪異,驚嘆于動漫畫風清新唯美,渴望于擁有像白龍一樣本事超強又視我如己的盆友之外,再無其他。
而如今再看,片尾曲響起時,忍不住熱淚盈眶。
人物:社會群像
作為同時斬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多個獎項的《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它能讓無數個像我一樣的成年人銘記于心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我說它每一幀都不容錯過,不僅是因為畫面精致講究,足以見背后團隊的嘔心瀝血,更是因為它每一個細節都耐人尋味。
異鄉人無臉男
無臉男只是一個小小的角色,卻獲得了無數觀眾的青睞,我認為他是這部動畫片中最有內涵的人設。
大多數人對他的感受萬變不離其宗——這是一個孤獨的自卑的人物,有多少人是外向的孤獨癥患者?他渴望被注意、渴望得到關懷,當有人對他好時,他也會一直記著,想要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共鳴使他長存心中。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另外的意義。如今,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重重碾壓每一個人的身心,人的心理問題出現的機率越來越大,“無臉男”似的人物也不少見。
他們有了貪欲就開始變壞,變出很多金子來換取人們的追捧,這樣自卑孤僻的人,他先前有多瑟縮,得勢以后就有多囂張。有了金錢撐起的所謂的自信,就敢昂首挺胸大搖大擺走進油屋吆五喝六,要求服務。
可當別人問起他家在哪里,有沒有什么親人朋友時,他的痛處立馬被刺到了——他沒有朋友,沒有親人,這是他的死穴,是用多少金錢都填補不了的缺憾,浮華被真實打敗,所以他被打回了原形。
千尋的父母:貪婪人類的縮影
影片一開始,就講述了千尋一家要搬到鄉下,相比千尋的悶悶不樂,她的父母卻是興致高漲。
一般來說,在很多人都卯足了勁要在城市發展的常態下,為什么他們如此樂于搬到鄉下?我猜是因為城市環境早就已經被污染得不宜人居了,因此千尋的媽媽在看到隧道之后的藍天碧草后,才會情不自禁的發出了感嘆。
在進入廢棄城堡之前的8分多鐘的父母子女相處中,千尋的父母幾乎沒有正眼瞧過千尋,對于孩子的情緒以及需求,他們都顯得有些敷衍。
比如走錯路之后,父母不顧千尋的意愿,非要穿過漆黑的隧道口去一探究竟,還建議千尋一個人在幽僻的深山老林等待他們回來,雖然千尋還是跟去了,但一路上夫妻二人都是自顧自的向前走,孩子在他們眼里似乎就是附庸。
在進入油屋之后,夫妻二人更是經不住食物的誘惑,立刻就大快朵頤,頗有一種財大氣粗的架勢,以至于最后都變成了兩頭肥頭大耳的豬,活脫脫展現了人類為了貪欲毫無節制、毫無敬畏之心、大肆釋放人欲的形象。
懵懂的神隱少女
在所有宮崎駿的作品中,千尋的起點很低:一個相貌平平、瘦瘦小小的人類,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正如作者所說,“要讓每個10歲的女孩都能在千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從剛開始可以看出,千尋是排斥鄉下的,后面湯婆婆對千尋的評價都是:看起來笨,又愛撒嬌又愛哭。
油屋之中的異世界就好比現實社會的職場,千尋這樣一個懵懂無知的女童闖入了成人的世界,就必須要承擔起生存的重量,面對糟糕的環境,突如其來的變化,她的慌張和恐懼可想而知。
在這里有一切社會大熔爐的生存法則,無論救治小白龍還是回到原來的世界,千尋都必須靠自己。
就拿鍋爐房來說,有三雙手的、睡在火爐旁的鍋爐爺爺好似現實中一心撲在工作上,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的加班精英,而千尋在幫一只力不能敵的小煤灰搬了一塊碳之后,所有煤灰都紛紛在千尋的面前裝脆弱,這是不是暗含了某種職場潛規則?
笨手笨腳,力氣又小,奮力干活卻還是落于人后,孤零零的站在柜臺前再三哀求可以獲得熱水的木牌,一個人清理骯臟的大澡堂……千尋沒有哭,卻在小白龍給出的一塊面包面前嚎啕大哭了,她邊哭邊狼吞虎咽的樣子,像極了初入職場的我們為了生存,即使有再多的失意,天一亮還是要笑著面對。
總的來說,在湯婆婆猙獰的咆哮面前,千尋克服了恐懼,一直堅定要在這里工作的想法,在我看來,這是千尋第一次成長的體現。
在白龍受傷歸來時,不能乘電梯上樓的千尋一個人勇敢的爬管道、登樓梯、翻窗戶去看小白龍,對比她之前下個樓都嚇得大喊大叫,這是我感受到她的成長的第二個細節。其他的為了救治白龍而毅然坐上了有去無回的電車更不必說了。
溫柔堅韌的小白龍:理想男友
提到這個角色,有些慰藉,又有些遺憾。可以說幾乎所有異世界的美好都集中在了小白龍的身上。他有著俊俏的外表,溫柔優雅的內心和作為龍的戰斗力。他在影片中最為核心的意義就是幫助千尋找回并堅守初心。
“名字一旦忘記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是他給千尋的忠告,也是他自己的血淚教訓。
“名字”在影片中象征著初心,正因為白龍為了學習魔法,將自己的名字交給了湯婆婆才助紂為虐,迷失了回家的路,變得越來越冷酷,油屋的人都對他頗有微詞。因此,當千尋幫白龍想起自己的名字時,對于白龍來說意義何等重大。
這里影片又有小小的映射:為什么白龍作為琥珀川河流的主人卻淪落到成為巫婆的爪牙?
原因就是他已經無家可歸了,人類為了建造高樓大廈,早已將他的河流掩埋。人與自然無法和解的現象還體現在河神渾身惡臭,想到油屋清洗卻被當成“腐爛神”的情節中,從他的體內扯出來的全是人類的生活垃圾,惡臭源于此。據說這一情節靈感來源于宮崎駿曾親眼見到人們從湖中撈出廢舊的自行車。
送別的最后一程,故事在小白龍依依不舍停在半空的手中韻味無窮,他如此不舍不僅是對千尋的重視,而且似乎預示著再次見面遙遙無期甚至,此去經年,已成永別。
他沒有與湯婆婆解除契約,不能像千尋一樣回到原本的世界,即使回去了,沒有棲身之所的他又當如何呢?可正如他堅定告訴千尋,千萬不要回頭,總會有相遇的一天,即使對于這種開放式結局懷有篤定又擔憂的美好遐想,我還是愿意相信,從未失約的賑早見琥珀主一定會兌現他的諾言,一定。
湯婆婆:完美的資本家
要說湯婆婆是個好人,似乎很不搭邊,要說她是個壞人吧,好像也不完全。作為坐擁油屋的女巫,她也像很多資本家一樣壓榨“員工“,在這里的人不幫她干活兒就要被變成動物,搶到的金子要上交給她,甚至于為她出生入死的白龍因為執行任務奄奄一息時,她只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輕輕一句:他已經沒用了,處理掉吧!
一方面她勤于吸金,另一方面她又對寶寶過分溺愛,將其保護起來,基本與外界隔絕了。無論什么情況下,只要寶寶哭聲一響,她馬上就收起了囂張的氣焰,柔聲哄睡,以至于寶寶長成了一個巨嬰,后來隨著千尋一起去找錢婆婆,對于外界有所見識,才終于有所成長。
現在很多忙著賺錢的父母亦是如此,他們給不了孩子走心的陪伴,總覺得親情的空白用錢砸就可以,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盡管湯婆婆有很多不是,但是不得不說她也是一個有原則的資本家,再不甘心也愿賭服輸,兌現了放千尋一家回去的承諾。可以說一定程度上這是一個圓形人物。
關于神隱:千尋為什么不能回頭?
日語傳來的“神隱”一詞有“被妖怪隱藏起來”之意,日本江戶時代非常流行關于神隱的傳說,當孩子遍尋不著時,家人就會覺得她是被神怪藏起來了。
實際上神隱也是疲憊的成年人逃避社會的一個途徑,它為人們逃出既定的社會角色和關系網提供了一條合理合法的路線,就像影片中千尋所乘的那輛電車上的那些乘客一樣,在昏慘慘的人影里,明顯看到他們手里還夾著公文包,神情落寞——這一定時從現實世界逃脫出來的成年人了吧。
“神隱”文化也正與我國元代戲劇散曲大家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相似,在對神仙世界的向往的背后,是邊緣化的人心對人世紅塵的否定。但是隨著科技的昌明,迷信與神話不再有存在的土壤,這條路線就再也不是玄學而是刑事學的問題了。
神隱的結局不一而同,一種是返回原來的世界卻遺忘了所有關于神隱的記憶,一種是返回了原來的世界仍然記得所有過程。
那小白龍為什么不讓千尋回頭?最美麗的猜想是他不想讓千尋忘了這里的一切,千尋的父母回頭了,所以對于曾變成豬這件事情,他們好像從未經歷過,只是進去游覽了一回而已,故事只留在了千尋的心底,成了約定。
“曾經發生的事不成能忘記,只是臨時想不起來罷了。”友誼的頭繩在她的頭上閃閃發光,無論天涯還是海角,總有一個思念的人,這就是生命的歸宿。
我是Dear穆清~
一個蠢萌與(假)高冷并存的文友友
更多二次元、書評、影評等不怎么精彩的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墨韻有聲”!(不關注也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