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連和市長夫人的事情敗露以后,他只好離開維里埃這座小城,來到一座修道院去進修。之后陰差陽錯地,經人引薦來到了侯爵府,給侯爵當秘書。
就在他當秘書期間,看上了侯爵家的大小姐馬特爾。憑借著他在上流社會混跡多時,他經過分析,很快知道這位大小姐的一切底細。當然他身后也有高參,其他那些欣賞他的貴族子弟給他支招。
對待這位大小姐,不能夠像對待其他人,比如市長夫人那樣,那種順從、溫順體貼。而要展現出男子的霸氣。要有各種欲擒故縱的伎倆。所以于蓮使出了各種招數。比如蹬個梯子爬進馬特爾小姐的閨房里;比如給別的貴族女性寫信,以此讓馬特爾知道之后,內心當中非常痛苦。通過各種手段,使得瑪特爾對他死心踏地,還讓馬特爾懷上了他的孩子。
到這應該說于連的一切手段都要成功了,而侯爵也不得不順水推舟,做個慈祥的老丈人。給了于連地產,給了于連貴族的頭銜,在這一刻,于連終于登上人生的最高峰,他成了貴族。
但是于連在貴族的位置上沒有呆多久,就快速的隕落了。因為侯爵收到了市長夫人的信,揭露了于連之前跟她之間通奸的事。這封信讓于連聲名狼藉。他非常生氣,滿腹怒火地趕往維里埃小城,并且買了一支槍,沖到了教堂,看到市長夫人,拔槍擊傷了她,沒有把她打死。于是于連被審判。
在羈押當中,馬特爾小姐想盡辦法去探監,想把他救出來。通過跟市長夫人的溝通,于連知道市長夫人在教堂懺悔的過程當中,他向教會懺悔自己的這些事情,結果教士知道她的隱私,逼迫她寫下這樣一封信,揭露于連。
這也可以看得出來上流社會的人們,他們眼睛里不容沙子。他們看不慣一個低層的青年,竟然通過各種手段,爬到跟他們相同的位置。于連這一刻也明白了市長夫人的苦衷,他也饒恕了對方。同時在這個時候,于連真正地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愛她的人是市長夫人,市長夫人愛的是真正的于連,愛的是她想象當中的英雄。
而于連自己的家人,他那個猥瑣的父親,在見到他,看到他要死的時候,滿臉的不在乎,冷若冰霜。只有于連告訴他說,他的一筆錢放在什么地方,這時候,他的父親臉上才露出了微笑。這讓于連很絕望。這就是父愛嗎?
當然在當時,憑借侯爵的地位,憑借馬特爾小姐的影響力,于連要被赦免,完全不成問題。但是,當時他已經萬念俱灰,他拒絕了赦免,只求速死。就有了他在法庭上這樣一段陳述,可以看作是全文的高潮部分,也可以看做他對權貴階層的最后嘲諷:“先生們,我沒有榮耀屬于你們那個階級。你們認為我是一個鄉下人,卻對自己微賤的處境敢做反抗的舉動。我不向你們求任何的恩惠,因為,死亡對我而言是公正的。是蓄謀的,因此我是應該定死罪的。但是,陪審官先生們,即使我的罪沒有這樣重大,我看見有許多人并不會因為我的年少,而憐惜我。他們愿意懲罰我,借我來懲戒所有出身微賤,為貧窮所困,可是,碰上運氣,接受教育而敢混跡于富貴人所謂的高等社會里的那些少年。先生們,這便是我在你們眼里真正的犯罪行為,所以,才將受到更嚴厲的懲罰,而事實上,我絕不是被我同階級的人審判。在你們當中,我沒有看見一個農民,而只有那些令人氣憤的資產階級”。